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局者迷,曹操竟然糊涂于世子之立

(2017-07-30 23:55:09)
标签:

曹操

贾诩

曹丕

世子

废长立幼

分类: 历史

曹操在赤壁之战失败后开始考虑“接班人问题”,这就有了“世子之立”的艰难抉择。曹操理想的继承人长子曹昂死于张绣兵变,另一位理想继承人曹冲早死,曹操也就只能在曹丕、曹彰、曹植中选择继承人。

首先排除的是曹彰,曹操认为曹彰只可以为将,也就不可以为君。但才华横溢的曹植与城府甚深的曹丕之间,曹操很犹豫。究竟是“立长”还是“立贤”,曹操犹豫不决。毕竟,曹操也曾是“文艺青年”,与幼子曹植志气相投。曹丕虽然也是文章高手,但比起曹植还是有不小差距。

正当曹操犹豫不决导致曹丕、曹植势同水火时,曹操询问“毒士”贾诩,该立哪位公子为继承人。“老狐狸”故意不回答,曹操追问之下,贾诩说刚做了梦,梦见了袁本初与刘景升。曹操毕竟“多智”,一听就知道贾诩是用袁绍、刘表“废长立幼”导致内部纷争劝谏曹操,于是曹操这才下定决心以曹丕为世子。以曹操的才华,显然不会不知道袁本初、刘景升之事,却要贾诩“点破”,说明即使是曹操这样的智谋人士,处理自身事也容易“当局者迷”。

不过,曹操立世子太晚,后来有多次动摇,造成曹丕因为恐慌而阴鸷,甚至猜忌曹植等诸公子。如果曹操从209年赤壁之战次年就开始培养曹丕,不是让其监国就是让其作为副帅参与军事行动,甚至注意培养曹丕的“班底”,曹丕哪里需要将诸公子视为“囚犯”?曹操有“诸曹夏侯”辅佐,曹丕只有曹仁、曹洪、曹真、曹休辅佐,曹睿只有曹休、曹真辅佐且早死,如何能够避免大权旁落?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即使是曹操这样的智谋之士也需要贾旭提醒,何况其他智谋不及曹操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