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说我性格“粗线条”,其实最不适合做“首席秘书”即秘书长。不过,几年来我似乎已经熟悉了秘书长角色,甚至把秘书长变成“参谋长”。我来决策,交给领导层讨论决定。我来布置任务,我来监督执行,这已经是“参谋长”职责。

4年前我与拍档王永平律师筹建卓凡刑事部,我推荐他担任刑事部主任,我则担任刑事部秘书。他比我年长比我稳重,而且在机关单位领导办公室工作多年,又有十几年从警经验。我比他年轻比他精力充沛,许多事情我可以多做一些,而且在黄冈中学任教多年,文笔还不错。后来发现我这种“文武搭配”很合适,也带来了卓凡刑事部短短两三年时间就在惠州乃至珠三角地区名声鹊起。当然,我也就从卓凡刑事部秘书变成秘书长,组织策划、活动主持与撰稿是我的“传统项目”。

我经常说自己擅长冲锋陷阵,也擅长出谋划策,前者因为我有激情,后者因为我读书多特别是读历史书多。不过,遇上能折服我的童靴,我也愿意给他打打下手。学生时代给我的班长大哥“打下手”已经习惯,虽然后来自己也做过班长,但还是具备给别人做副手的潜质。我们创办卓凡刑事部,我负责日常事务与策划,他帮我完善,然后我对外发布,这也就有了这些年的充分发展。有他帮我“把关”,我的策划不会冒进。当然,我也可以“冲锋陷阵”,似乎“斩将夺旗”更适合我。有他帮我“观敌掠阵”,我也可以“放心大胆”去筹划,其他同事也不担心我“跑偏”。

我曾取笑说他是艾克我是巴顿,有事要提醒我、罩着我。我们一起办理案件,也是我担任“突击队”撕开缺口,他率领“预备队”扩大战果。一起在电台、电视台做节目,则是我从律师角度分析案件解释“存在哪些问题”、“需要如何改进”,他则从专家层面提出法律法规与司法解释“有哪些亮点”、“可以如何改进”。

我这明明是做“先锋大将”的悍将,却经常在“中军帐”出谋划策扮演摇着鹅毛扇的“军师”角色,也使得我的许多计划草案充满“激进”色彩。当然,几位决策层老大经常帮我“纠偏”、“完善”。私下里我们解释说,我的职责是“放火”,左右都督的职责则是“控火”。许多时候,没有我则这把火烧不起来;没有他们则这把火会误伤很多人。找准了自己的角色,这就可以“扬长避短”。我知道自己不适合在主位,那就可以帮他人“游骑兵做先锋”。当然,选择一个与我“文武搭配”的伙伴很重要,毕竟“先锋大将”的性格必然是桀骜不驯,“病猫”没有战斗力。

我也曾想过改变自己的“彪悍”形象,也可以温文尔雅、文质彬彬。但对人笑容可掬、温良恭谦让,似乎找不到自己的“发力点”。既然如此“不自在”,不如自己保持个性特色“发扬火力”。自己不是“主帅”之才,那就把“先锋大将”与“军师祭酒”角色充当好。许多同事喜欢与我一起参加活动,“放炮”、“喝倒”、“撰稿”他都不用操心,也许无意中变成找到我的发展新路。许多人问我,历史上可曾有谁既是先锋大将又有军师之才?我说这个很简单,三国中东吴的甘宁是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