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习律师是如何成熟的?

(2016-12-06 09:38:12)
标签:

实习律师

我的故事

卓凡律师事务所

分类: 法律

昨晚同事上传几张“卓凡老照片”,让我想起那些逐渐远去的青葱岁月。读到一篇谈实习律师如何成为出色律师的文章,我也想谈谈自己的故事。我曾对许多年青律师包括我自己的实习律师谈过,幸运的实习律师应该是遇到一位“又聪明又懒惰”的指导律师,他“聪明”你才能学习,他“懒惰”你才能实践。

实习律师是如何成熟的?

我实习初期跟着师父王水文律师,他主要从事公司业务非诉服务。跟着王律师经常处理各种合同,也参与一些招商引资谈判。记得我第一次起草合作合同就被王律师批评一顿——你这合同四平八稳,教书可以,但能看出谁请你的吗?第一次去公司讲座,王律师说我总忘了派名片——你不带名片如何让人知道你是谁?第一次跟随王律师代表公司与政府谈“招商引资”,王律师就告诫政府的一切承诺都必须纳入合同书,对政府可以“狠一点”,他们有招商引资任务;对老百姓要“松一点”,给他们的补偿要及时到位且直接发放,他们关心自己切身利益。正是在王水文律师耳提面命下,我积累了大量合同设计经验。几年后处理股权纠纷、行政诉讼纠纷派上用场,至少你一张口当事人就觉得“有料道”。

实习律师是如何成熟的?

王水文律师认为实习律师必须诉讼为主,他诉讼案件太少,于是推荐我担任魏展谦律师的助理。魏展谦律师案件较多,而且认为我既然跟随王水文律师半年应该有足够的文案经验,我又做过七八年教师完全可以应对与人交流交往事务。魏展谦律师明确告诉我,我不是把你当成实习律师而是把你当成执业律师。案件从起草诉状到立案、从开庭到调解、从和解到执行,我开始“一揽子”解决,此后又增加了与当事人沟通、与媒体联系等事务。给魏律师做助理的大半年里,我的感受就是忙碌与充实。魏律师的案件很丰富,从民商事案件到刑事案件甚至行政案件都有,这也使得我可以积累各方面的经验。民商事案件,除了开庭需要魏律师在场,其他的我都可以“搞定”,对法官、书记员甚至财务我都很客气,也让我得到大量便利。当年的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后来都变成了副庭长、庭长、局长,见面时还记得我的憨态,常作为故事善意讲一讲。

实习律师是如何成熟的?

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千里走单骑”去江西萍乡办案。一桩交通肇事案件,我获得受害方与肇事司机的双方委托,办理和解手续与并取保手续。我不能拿出律师实习证,也就拿名片“哄一哄”。那时没有严格的手续规定,而且当事人已经愿意和解的案件警察与检察官也愿意配合。我毕竟做过湖北黄冈中学老师,与人交往时很容易得到尊重,最常见一句话“我做过你们黄冈中学的试卷”。后来给企事业单位与政府机关特别是学校开讲座,主持人介绍时总少不了增加一句“原湖北黄冈中学教师”。

实习律师期间我养成了几个习惯。第一,每天八点前来办公室,洗茶杯抹桌子烧开水;第二,前台转过来的咨询,我尽量予以解答“练手”;第三,我每年参加至少10次法律讲座等公益服务,积累人气;第四,有给媒体写律师点评的机会我尽量满足;第五,其他律师有任何要求适合我做的我都乐意接受。当然,我属于“酒精考验”的“高手”,那个年代“能酒能文”也让我在老乡朋友圈获得认可。这些实习期间的习惯,一直持续到现在,例如我总是早晨第一个到办公室。

实习律师需要勤快,也需要聪明,更需要友善。记得跟随魏律师处理过一单离婚案件,我立即把相关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经典案例、经典代理词都收集一遍并打印出来,后来遇到相应案件也就可以侃侃而谈。一位律师与当事人洽谈离婚,该当事人嫌弃他未婚,于是该律师立即建议我来洽谈,签署合同时当事人才知道我是实习律师。执业后我最初几年主要从事婚姻家庭案件与劳动纠纷案件,在众人面前俨然是“老司机”。虽然我后来“专业化服务”走向了刑事辩护与行政诉讼,但实习期间积累的“勤快”给我带来诸多帮助。此外,律师无论对谁都应该友善,这也使得律师容易被尊重。实习期间经常有老律师甚至老法官“调教”我如何办案特别是如何举证与质证,最初的人脉是“友善”带来的福利。

我与媒体的交往开始于实习律师期间,魏展谦律师比较忙碌,让我接待媒体朋友。实习律师主笔给媒体写律师点评,应该不多见。我比较做过多年老师,又是新浪元老博主,文笔还不错,给媒体写点评很受欢迎。我的点评常常“一挥而就”又紧扣案例,使得南方都市报、惠州日报、东江时报、信息时报、惠州电台、惠州电视台记者朋友喜欢我做节目。南方都市报朋友甚至送我了“快枪手”雅号——我说幸亏是男记者,否则就暧昧的,应该改成“抢手快”或者“快刀手”。许多外地客户多半是通过网络搜索特别是媒体评论找到我,这也使得我实习期满后很快跨过律师“生存期”进入“发展期”。

我对律师实习的感受是,律师需要勤快、聪明与友善。只要有“练手”机会,绝不放过;只要能借鉴经典案例与代理意见、辩护意见,绝不放过;只要有体现自己风度与素养的机会,绝不放过。这三个“绝不放过”陪伴着我直到今天,这才是律师成长永远的财富。

当一些同事把记者把客户仅仅当成“客人”时,我已经在把他们当成朋友。对于免费法律咨询,“举手之劳不要拒绝”,能把咨询发展为案源而不是普法才是律师的本事。实习律师的成长,需要铭记“吃亏是福”,任何人对你的不理解乃至责备,你都可以当场帮助与激励。当你熬过了律师最初几年的艰难岁月,当年成为大家眼中的成功律师,所有的傲慢与偏见都会成为你成长的花絮与故事。

当你是生手时,别人介绍案件给你是帮你。当你发展为熟手甚至是专家律师时,别人介绍案件你愿意接受是在帮助别人。从实习律师的青涩到“老司机”的成熟精干,是通过无数艰辛迎难而上完成的。任何人都会经历过被白眼被责备被诋毁的年月,但只有那些不畏艰难的人才能把绊脚石当成垫脚石。正如我在一批历史评论中所言,只有晚晴民国那些“失败者”特别是“百无一用”的书生才认为元朝不是中国朝代,而推翻元朝的朱元璋就有骄傲资本承认元朝合法性,还给元朝末代皇帝册封为“顺帝”。当你成功了,万物皆备于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