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他人需要为他人着想,讲“大道理”毫无意义。触龙游说赵威后送爱子长安君为人质请求秦国出兵,触龙不谈“国家利益”的“高大上”,而是谈赵威后真爱长安君应该让他立功,这才能在老太太百年后立足于赵国。赵威后迅速接受触龙的建议,派爱子长安君为质。
燕国人蔡泽扬言要取代“超级大国”的“金牌宰相”范雎,与范雎见面后不谈自己如何如何经天纬地之才可堪大国宰相,而是范雎功高不赏,要以商鞅、白起为鉴急流勇退。范雎本就是一流说客,当年建议秦昭王亲自执掌大权、提出“远交近攻”战略、反间计帮助白起打赢长平之战、挑唆秦昭王逼死白起,那是实至名归的金牌宰相。蔡泽竟然能说动范雎将相印转给自己,甚至秦昭王不答应范雎就称病不上班,与他游说范雎帮范雎分清楚利害关系直接相关。
曹操给孙权写“恐吓信”,孙权与文武群臣商量,大家基本是“一边倒”支持张昭的“求和”。鲁肃劝说孙权坚持抵抗,没有大谈“江东基业”与“父兄基础”,而是单刀直入告诉孙权,我与张昭这些“优秀员工”跟着曹老大可以得到重用甚至成为中层干部乃至高级经理,老板你去曹老大那里只能给个荣誉职务充当政治花瓶,不抵抗损失的是你而不是旁人。孙权一听心领神会,当然决心抵抗,江东公司兼并的结果只能是去曹老大公司“讨饭”,曹操只喜欢优秀员工与美女,对破产企业老板似乎没有尊重的兴趣。
说服他人,就应该为他人着想。当说服者追求的利益与被说服者的利益一致时,说服也就宣告完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就需要说服者去了解被说服者的动机,然后对症下药。
刑事辩护律师需要说服办案人员接受自己的意见,这才能实现“有效辩护”。办案人员一方面内心深处有青天情结有法律人思想,另一方面担心错误追究与终身负责,这就使得辩护律师有理有据的辩护意见很容易得到他们的认可。为了说服办案机关,请象办案人员一样思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