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更多是一部“励志书”,大量英雄人物从“草根”成功逆袭跻身“名流”建功立业,让人叹服。周末闲无事,按照时间顺序,结合《三国志》来谈谈几位励志英雄的故事,与大家分享。
1、曹操——出身“阉人之门”,这使得曹操远没有袁绍兄弟那样风光。曹操长期都是给袁绍当“小弟”,无论是诛杀张让还是讨伐董卓,无论是作为东郡太守还是兖州牧,曹操都是紧跟着袁绍亦步亦趋。甚至吕布袭破兖州之后,曹操都想投奔袁绍,直到程昱劝阻。曹操后来奉迎天子“自立门户”,并在官渡之战中击败“大哥”袁绍,终于成为北方实际统治者,开创曹魏基业。从袁绍的“小弟”出身微贱,到取代袁绍成为“大当家”挟天子以令天下,曹操励志故事值得称颂。
2、刘备——出生时已经“家道中落”沦为平民,借着镇压黄巾起义崭露头角,先后给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孙权“打过工”,但从来没有放弃过“做老板”的决心,而且刘关张“包工队”一直保持稳定。赤壁之战帮助孙权击败曹操“分得杯羹”开始自己创业,后来夺取荆南四郡、攻占益州、夺取汉中,成就“割据两川”的霸业。刘备的出身比曹操更加卑贱,家业更加弱小,却硬生生取代了刘表、刘璋,击败了曹操。刘备的励志故事,也让人感动。
3、孙策——虽然出身将门,但父亲孙坚早死,没有留下一寸地盘没有留下一兵一卒。孙策跟随父亲的“老上司”袁术,本是满足于成为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不料袁术对其无礼,孙策以玉玺作抵押向袁术借得三千兵马与父亲旧部,两三年间夺取江东六郡,开创江东基业。袁术利令智昏竟然称帝,孙策趁机摆脱袁术控制,曹操也对其畏惧“狮儿不可与之争锋”。从“少年打工仔”到江东基业开创者,孙策励志故事当时就折服无数英雄。
4、贾诩——出身西北普通家庭,早年追随董卓部将李榷,后来追随张济侄子张绣,最后归顺曹操,参与曹操讨伐袁绍之战、夺取荆州之战与讨伐马超之战。讨伐袁绍与马超,曹操对贾诩言听计从而获胜,赤壁之战曹操不听贾诩之言而败绩。贾诩后来官拜太尉,位列三公。贾诩讲究“职业道德”,无论是对那位“东家”都是尽心尽意,对“老东家”也是予以尊重,不是吕布那样动辄杀戮“老东家”。贾诩跳槽比吕布要多,却受到每一任“老板”信任,这是“职业经理人”典范。
5、司马懿——出身世家大族,荀彧那样有真才实学。赤壁之战后追随曹操担任“文秘”,两次向曹操献计,一次是“兵贵神速”夺取汉中后顺势夺取益州,一次是“借刀杀人”联合孙权夹击关羽。曹操没有采纳前者,导致刘备在益州站稳脚跟;曹操采纳后者,导致关羽毁败吴蜀成仇。曹操时期的谋臣、曹丕时期的能臣、曹睿时期的名将,司马懿对曹家三代忠心耿耿,并成为曹真死后曹魏头号名将。司马懿后来隐忍多年,临终前发动高平陵之变开创晋朝基业。从“文秘”到幕后大老板,司马懿的励志比曹操更难。
6、吕蒙——出身寒门,十六岁是随姐夫邓当加入孙策部队,后来成为孙策亲随。邓当死后被张昭推荐接管邓当部属,孙策死后吕蒙受到孙权赏识逐渐成为能征惯战的猛将,并在孙权调教下成为一代名将,与周瑜、鲁肃、甘宁友善。吕蒙参加了讨伐黄祖之战、赤壁之战、荆南之战,并在鲁肃死后成为东吴军队总指挥。吕蒙后来“白衣渡江”袭杀关羽,功绩达到巅峰。从“童子军”变成东吴军队头号大将,还夺取荆州杀死不可一世的关羽,吕蒙的故事足够让人震撼。
7、诸葛亮——出身山东大族,跟随叔父定居荆州。被刘备赏识后,逐渐从军师到军师中郎将、军师将军、丞相,位极人臣。诸葛亮从出使东吴到镇守荆州,从夺取西川到平定南中,从北伐中原到安抚后事,从一名书生到丞相,诸葛亮虽不及司马懿,依旧可圈可点。
8、甘宁——出身水寇,二十多岁开始“上岸”追随刘璋,后追随刘表部将黄祖,但都不受重视,甚至阵前救过黄祖的命也部受黄祖重视。赤壁之战前投奔孙权,逐渐成为东吴头号猛将。从赤壁之战到南郡之战,从合肥之战到荆州之战,甘宁都是冲锋在前,官拜折冲将军。从水寇到东吴头号猛将,史家甚至把甘宁、张辽列为“斗将”。
9、张辽——早年是并州刺史丁原部下,后来随丁原到洛阳,被何进派往河北招兵,后来是何进、丁原已死,随吕布归属董卓。董卓死后,张辽成为吕布麾下名将,随吕布攻破兖州攻破徐州。吕布被曹操擒杀,张辽归顺曹操。张辽参加了此后曹操对袁绍、匈奴、孙权的一系列战争,并在逍遥津大战中名扬天下,官拜前将军。从小兵到战俘再到大将,张辽也很励志。
10、邓艾——早年丧父,幼年随母亲被曹操从南阳迁往汝南,曾为人放牧。后从事屯田二十年默默无闻,直到去洛阳汇报工作遇上司马懿被赏识,派往关中抵御蜀军,逐渐大放异彩。邓艾参加了司马师平定淮南叛乱,主持了抵御姜维北伐诸役,累官至征西将军。司马昭灭蜀之战,邓艾率领三万大军本是牵制姜维所部,却从阴平小径偷袭成都迫使蜀国投降,官封太尉。从牧童到征西将军、太尉,邓艾的历史故事最为曲折动听。邓艾后被诬谋反而死,晋武帝时恢复名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