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紧张,这是企业官僚化的必然产物,是官民对立在医患领域的缩影。
我认为医生既然是律师、注册会计师那样的专业服务人才,那么他们的出路应该是把医院改造成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那样的合伙企业,从而每一位医生都是通过自己的专业服务获取案源与报酬。这样一来,医术精湛的优秀医生必然脱颖而出,他们可以聘请助手(护士)或者助理(医生),竞相提高服务质量。既然医生只提供诊疗服务,那么他就没有兴趣为药房、检测机构“拉生意”,而且药房之间、检测机构之间也会产生竞争,市场价值规律会迫使他们优胜劣汰。
至于医疗带有公益性,并非是医疗不收费,而是该费用主要由全体纳税人共同买单。每个医生为自己的客户服务,不需要患者及其家属如何“维权”,就足以迫使医生为了自己的生存兢兢业业,滥竽充数的庸医必然被淘汰,虚高的收费与不必要的检测黑暗大厦也就轰然坍塌。
医生模仿律师,不仅仅是高收费(广东律师平均收入50万元,远高于医生平均收入10万元),而且有类似于“法律援助”的“医疗援助”。既然律师可以对未成年人犯罪、聋哑残疾人犯罪、可能判处死刑的犯罪提供免费法律援助,医生显然应当对部分特殊人群提供医疗援助,从而使得市场竞争与公益服务相均衡。
一旦医生只负责诊疗收入劳务费(诊疗费),那么药房、检测机构就不会被“捆绑销售”,一个感冒要花数千元的奇迹也就必然销声匿迹。医院既然是合伙企业,必然不再是官僚惯例或者资本家惯例,而是“大牌”医生的“专家治理”。喊了多少年的“医疗改革”都失败了,何不试试医生事务所或者医院合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