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中趣事(精选)

(2013-12-30 07:44:26)
标签:

初中同学

聚会

回忆

趣事

英山

分类: 随笔
    上周末初中同学聚会,烟雨先生就选取初中趣事与大家分享:

    1、汉字英语——我们第一次接触英语是在初一,对于许多英文单词发音记住准,于是“猛人”想出“高招”,那就是汉字给英语“注音”,例如“四条凳”(学生)、“巴斯”(公交车)、瑞德(红色),虽然对于英语发音并无帮助,但也帮我们度过了最艰难的英语起步阶段。要知道,那是许多英语老师是在用方言教英语,我们的英语直到高中阶段才有起色,也就不奇怪了。当时英语只有“笔试”,因此我们这些农村子弟并没有感觉到什么不妥。

    2、寝室卧谈会——我们初中将教室改为寝室,一般是两个班的男生一个寝室,而且上下铺各睡两名学生。既然寝室同学数十人,当然每晚的“卧谈会”不乏“名家名嘴”,从小说谈到电影,从奇闻谈到轶事,在精神生活极端贫乏的年代,“卧谈会”成为大家思想与知识交流的主要平台,如同今天的网络。后来同学里面的佼佼者,几乎都是当年“卧谈会”的“特邀嘉宾”。

    3、听电影——我们学校在村子中央,宿舍外就是村民房,而农村当时最时髦的夜生活就是放电影。一批胆大的学生当然“飞檐走壁”去看电影,其他学生只能在寝室“听电影”,一边听声音一边按照故事情节想象剧情发展,这种水平那也是难得的。今天,我们很多同学看电视连续剧只需“浏览”甚至看看“简介”就可以大致知道电影内容,这也是拜当年所赐。

    4、统筹方法——语文老师讲华罗庚《统筹方法》这课,要求学生举例子,我们一位同学起来回答说,例如中午回家拿菜(我们一直是自己带腌菜、学校统一蒸饭,一周回去一次,因此中间私自回去是“违规”),洗澡时母亲开始做饭,洗澡完了吃饭时母亲开始炒菜(带到学校去吃的),吃晚饭带上新鲜菜就返回学校,可以节省时间。大家一听讶然——怎么能把我们“不能说的秘密”告诉语文老师(班主任),下次回家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5、飞檐走壁——我们学校明文禁止学生私自出校门,因此中午回家拿菜不能从校门出去,于是我们就一个个练就了“飞檐走壁”的神功——从学校厕所附近的矮墙入手,双脚支撑着围墙L形突出部,手脚并用爬过围墙,然后从墙头翻走,回来时如法炮制。后来在黄冈中学任教时,晚上爬出围墙(从大门要绕行)就没那么麻烦了,只需双脚点地双手一撑墙头就可以“飘”到墙外,这“功夫”大家一致津津乐道。

     6、与民争利——学校当时条件很差,我们不仅要自己带米带菜,而且要带柴打水。既然从家里带比较远(邻村到我们村远一点的要走十几里山路),于是大家干脆自己上山打柴带到学校,还到村民水井打水,这种情况直到我们上初三时学校修了水井才最终解决。为避免村民阻挠,大家“声东击西”、“一击得手立即撤走”,各种战术层出不穷。想想,学校把额外任务交给我们,我们转嫁给了村民,这种“与民争利”虽与学生而言也是万般无奈。

     7、聚众要水——我们每天晚上两节晚自习(初三3节晚自习),一般第一节晚自习老师讲课,第二节晚自习完成作业任务,第一节自习下了则去窝炉房打开水。有一次,物理袁老师讲课拖堂,结果我们赶到窝炉房打开水时,开水已经被抢光了,于是大家只能空玩回来。袁老师得知后很内疚,干脆带着我们全班学生去窝炉房外“聚会”,每隔几分钟喊一次“我要喝水”。由于老师们的争取,学校最终决定每班配备1个开水炉,值日生负责烧开水,我们斗争的结果还是效果明显。

    8、雪夜探病——我在读初中时,几乎都是在病中度过的,甚至初三一年还在家养病数月,连毕业照都没有我的身影。那年冬天,班主任刘老师(政治老师)带上全班学生干部作为代表去我家探病,我一直很感动。由于去我家要走山路,一名同学半路上摔倒在雪地(后来的兵哥哥),还是坚持到我家。现在想来对于当时融洽的师生关系、同学感情,还是很受用,这也是我们毕业后无论是同学之间还是师生之间长期保持联系的原因,毕竟我们当年曾经感动过,在那样的环境中生存过。

    9、一张照片——由于我生病没能参加毕业照,后来中考前返回学校时,就干脆班上的部分同学补了照片,当然没有女生参加。我一位同班的表弟(姓沈)帮我喊了一批同学去,就十几个人。后来看看这张照片,这批同学全部考上了高中,绝大部分考上了大学,只有我那位表弟例外。数年后,我一名同学喊了18名同学到老师指定的寝室入住,高考前那位同学搬到县城同学家住,结果只有那位同学没考上大学,也是怪事一桩。当然,那两位同学后来都发展的不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10、学校长跑——每年冬天,学校没有取暖设备,那么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老师们带着学生绕着学校远距离长跑,暖和暖和身子。每年坚持下来,大家也算不错。没想到,这种坚持竟然给我带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数年后进入大学,曾经的“病夫”竟然在学校冬季越野长跑中脱颖而出,然后参加学校运动会万米长跑牛刀小试拿了第7名(42分18秒),从而进入学校田径队。次年,我就跑出了第4名的好成绩(40分24秒),在非体育系学生、非体育特招生里排名第一。当然,我也见好就收,从此退出田径队,因为我知道此后再也没有这样好的成绩,还美其名曰将机会留给新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