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家的感悟

(2013-12-07 23:05:49)
标签:

湖北

黄冈

英山

同学聚会

农村

文化

分类: 随笔

   上周六,我从惠州搭乘火车赶回湖北老家。凌晨在浠水火车站换乘汽车到英山县城,我再一次感叹民营化的巨大魅力,以前总是要等到天亮才有公营班车回英山。不过,英山县的汽车站却在县城外,一个全部人口仅仅40万的小县竟然效颦大中城市将长途汽车站建在城外,除了增加乘客出行成本,似乎并没有什么实际效果,行政决策科学性可见一斑。没有大量的客流当然没有发达的民营客车,为了避免在寒风中等待,我只好达成出租车赶回10几公里外的家里。

    周日陪完父亲邻家串门,傍晚坐同学的车去石镇高中拜会在那里任教的同学。近30公里的路程,以前骑自行车要两个小时,现在当然是半个小时车程,这就是技术的力量。石镇高中已经更名为二程中学,就因为某校友兄弟帮助获取2000万元国家拨款。学生竟然要求母校更名,仅仅是因为帮助获得国家财政拨款,教育向权力与金钱的献媚甚至屈就,已经是“史无前例”,这是该学生的荣誉还是耻辱?

周一中午来县一中拜会在那里任教的老师同学。我初中班主任李老师也在县一中任教,他带了我初中3年语文,也是我们第一位公办教师,因为政治原因进入那所乡村初中任教,从而成就了我们这批100来人的毕业生。一所乡村初中两个班100多名毕业学中出现20多名大学生甚至三分之一考上一类大学,这即使是在城市也不容易。李老师让我给学生以校友身份讲两句,我也站在讲台上鼓动一番,似乎找到教师的感觉。午餐当然是在县一中任教的初中老师、高中老师、高中同学小酌几杯,在县城的同学一一被喊过来,我一时间成为师生聚会的理由。

教师的生活依旧艰苦,这也是内地学校留不住人才的重要原因。我们这些同学绝大部分离开老家甚至离开湖北省走南闯北,人才会向最有回报价值的区域流动,这种流动规律意味着政府必须对欠发达地区进行财政输血,否则内地会有被“掏空”的危险。同理可证,欠发达国家的人才会向发达国家流动,如果欠发达国家不愿意对人才更加珍惜,只会逐渐被发达国家“掏空”。发达国家虽然限制投资移民,但是对技术移民向来采取鼓励态度,这就为其在“人才竞争”中获得明显优势。

周二上午,一位从未同班的初中同学来电话,约我去他的山庄游玩。坐上车,他向我简介了他的山庄以及他非凡的人生经历。虽然初中3年我们未曾同班,但我们彼此认识。他高二入伍当兵,后来考取军校成为军官,再后来转业到地方,最后“下海”创业,现在当然是同学里面的“土豪”,属于成功人士。同学的山庄就在县城边,旅游、住宿、餐饮、娱乐一体化,看来以后同学聚会又多了一个去处。

周三踏上了回惠州的火车,向同学传送了家乡的照片。一位同学说,看到这些熟悉的乡土,竟然有想哭的感觉。离开家乡多年,时时忆起那些故事里的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