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去深圳,高速上又是修路,双向四车道变成了两车道,依旧畅通无阻。而进入市区,即使是双向六车道也经常堵得一塌糊涂。早晨从江北新区去老城区上班,东平半岛经过东江大桥进入江北的单向三条车道堵得死死,远没有高速公路上单向一车道顺畅。细细观察就知道,高速公路上单向一车道“不堵”是因为不能变道,市区单向三车道堵塞,是因为肆意变道造成了拥堵。
要根治市区“大堵车”,关键不是增加车道甚至限制电动车、摩托车,而是限制“变道”。目前市区为了分流有许多左拐-直行用道,如果左拐与直行绿灯同时亮还没有问题,如果直行绿灯先于左拐绿灯亮起,其结果就是“误入”左拐-直行车道的汽车(一般是最左边车道)不得不“变道”转入直行车道,从而造成交通拥堵。笔者的建议是严格限制车辆“变道”,例如在交通要道设置隔离带,分成左拐车道、直行车道、右拐车道(或者右拐专用道),提前通过指示牌告知司机。这样一来,相关车辆就不能随意变道,那么即使存在车辆并流也只会减缓车速而不会造成堵塞。此外,直行绿灯应该与左拐绿灯同时亮,这样才可以避免没有隔离带的交通路况发生车辆被迫变道导致的拥堵。一些人认为“实心分界线”加上违章拍照可以起到隔离带作用,但是毫无疑问隔离带的强制作用远不是“实心分界线”可比。
标准的市区道路应该是双向六车道,即单向分为左拐-直行道、直行道、右拐直行道,必要时设置右拐专用道,这样才可以加快小车分流。那些双向四车道的街区,显然不适于经济发展需要。另外,“过境公路”对于城区甚至镇区极为关键,否则大量过境车辆进入市镇,只会增加车辆拥堵。笔者多次去大亚湾,对于惠阳城区(淡水镇)没有过境公路极为不满——这不是没事找事增加城市车流量?如果难以设置过境公路,那么就应该设置过境高架桥或者地下通道,从而尽量减少车辆进城。一座城市需要环城公路,这既是城市发展的边界(避免城市过度发展),又是城市过境分流通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