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一梭烟雨-余律师
一梭烟雨-余律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474
  • 关注人气:3,2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应该如何爱孩子

(2012-10-25 08:47:50)
标签:

爱孩子

工作

玩耍

旅游

个人奋斗

育儿

分类: 宝贝成长

    刚刚送小孩上幼儿园,听着车载音乐《小背篓》,我不禁在想我们应该如何爱孩子。

    我们这些出生于“文革”后的一拨人,赶上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早班车,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完成了从农家子弟到小资甚至中产的“飞鱼转身”。我们的父母是被政治荒废的一代,于是我们就成了完成他们夙愿的精神依托,主要任务就是认真读书跳出“农门”。从小学到中学、大学,我们毕竟抓住了“个人奋斗,成就梦想”的尾巴,可以通过能力而不是“拼爹”来从事我们能做的事,甚至从事我们愿意做的事。父母是把他们那被人未了的心愿交给我们来了结,如果是从父母最初的要求来看,我们当然是顺利完成任务了。我们的成长正好是处于上世纪70年代末到这个世纪初,那是一个“血统论”、“阶级出身论”已经废弃而“权力通吃”、“金钱通吃”尚未成型的黄金时代,依靠个人努力改变生活成为一种时尚,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我们的孩子出生在“拼爹”的时代,从出生医院到幼儿园、小学,都需要父母来帮助选择——不同等级的服务设施向不同权力等级和金钱等级的国民开放。于是,一开始孩子们就处于不同的起跑线上,有的在贵族学校,有的在平民学校,还有的在民工子弟学校,他们的同学不同的身份已经预兆着他们要出人头地将要付出不同的代价。我当然是希望按照孩子的兴趣自由发展,于是孩子喜欢的溜冰、舞蹈、绘画,我也得一一掏钱报班。至于我喜欢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也尽量通过我的示范作用,让她习惯周末家庭自驾游和图书馆看书,让她与其他家庭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只生一个好”的国家立法被“只准生一胎”的地方规定篡改,于是“计划生育”也就从“良法”变成“弊政”,没有了兄弟姐妹就没有了家庭内竞争精神与协作精神的培养,我们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每周约别的家庭共同出游,帮助孩子弥补伙伴的缺失。

   为人父母不容易,父母的好习惯固然会让孩子耳濡目染获得进步,父母的换习惯也容易被孩子模仿。于是,真心爱孩子,父母只能尽量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自己好的一面(例如文明礼貌、乐于助人、尊重他人),至于一些陋习就不应该带回家尤其是孩子在家时。我对爱孩子的理解是,一方面尊重孩子个性帮助他们自由发展,另一方面引导他们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至于“穷养儿子,富养女儿”,这只是一种原则,培养男孩吃苦耐劳精神或者培养女孩优雅气质,这不是简单的“穷”和“富”能解决的,见多识广、处变不惊、勤于思考,这需要长期的生活积累,而父母则是最关键的引路人。

   工作再忙,也应该回家吃饭,陪孩子享受家庭时光;压力再大,也应该带孩子出游,山水田园之乐是扩大他们眼界的催化剂;心情再坏,也应该陪孩子玩耍或者教她讲故事背诗词,孩子本就是父母的开心果。我们爱孩子,就给他们一个完整的童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