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丰县——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汉高祖)出生地,丰县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七县交界处,淮海经济区中心地带,隶属于江苏省徐州市。古称秦台、凤城,秦末置丰县,汉属豫州沛国。隋属彭城郡,唐朝以后均为丰县,1949年属于山东省,1953年划归江苏省。刘邦以后,萧何、周勃、周亚夫、张道陵、萧道成、萧衍、李若谷、李蟠、李卫等著名历史人物均祖居丰县。
河北省大名县——新朝开国皇帝王莽(新始祖)出生地,大名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是冀、鲁、豫三省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地带。大名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为历代郡、州、府、路、道治所在地,曾三次为都。秦朝为东郡;汉朝为冀州魏郡;唐德宗建中3年(公元782)改称大名府;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24)建陪都,史称“北京”,清代曾为直隶省第一省会。
湖北省枣阳市——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汉光武帝)出生地,枣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鄂豫两省交界处,东靠“九省通衢”的经济重镇武汉,西依历史文化名城襄阳,南临经济发展的江汉平原,北抵资源丰富的南阳盆地。周王朝时,枣阳地区为唐国,后并入楚国。秦灭六国始设蔡阳县,西汉元帝设置春陵侯国,东汉光武帝设章陵县,后又分襄阳县的东北地带设襄乡县。北魏道武帝废襄乡县为广昌县,隋文帝为避太子杨广讳,改广昌县为枣阳县。唐高祖时蔡阳县并入枣阳县,唐太宗时舂陵县并入枣阳县,后长期沿用。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曹魏开国皇帝曹操(魏武帝)出生地,谯城区位于安徽省西北部,西、北、东三面分别与河南省的鹿邑、商丘、夏邑、永城交界,南与涡阳、太和接壤。是亳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她从商城王建都开始,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
河南省温县——两晋开国皇帝司马懿(晋宣帝)出生地,温县地处豫北平原西部,南临黄河隔河相望十三朝古都洛阳,北依太行夏时已称温国;商代祖乙曾在此建都;周代为畿内之地,大司寇苏忿生以温等十二邑为苏国,都于温城;春秋时晋国在此设县。汉初置县,名温县,后不断改名但一再恢复温县名称。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宋武帝)出生地,京口区位于长江与运河激情京口区交汇处。“京口”六朝长江下游军事重镇。原属扬州丹阳郡丹徒县。东汉末年孙权治此,称为“京城”;及迁建业,改名“京口”。东晋南渡,曾为侨徐州及侨东海等郡治所。刘裕发迹于此,宋时称为“北京”。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齐武帝)、南梁开国皇帝萧衍(梁武帝)出生地,武进区地处江苏省南部,介于南京、上海之间。春秋战国时期武进称延陵邑,为吴国季札封地,秦置延陵县,汉改称毗陵县、毗坛县,西晋置毗陵郡、县,分丹徒、曲阿以东地区置武进县,后改称晋陵郡、县。此后,晋陵、武进两县时分时合,数易其名。清分置武进、阳湖两县,辛亥革命后合并为武进。
浙江省长兴县——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陈武帝)出生地,长兴县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
与该省安吉县、湖州市吴兴区、和安徽省广德县、江苏的宜兴市接壤。
晋武帝时从乌程县中分出,建长城县。隋朝统一全国长兴并入乌程县,后复立长城县。五代十国时钱缪改长城县为长兴县。
内蒙古武川县——北周开国皇帝宇文泰(北周太祖)出生地,武川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阴山北麓,首府呼和浩特市北。北魏天兴初拓跋圭将其东部地区的高门弟子及豪杰两千户迁到北部居住居住,以镇守边塞。北魏设“六镇”,武川为其中之一。清末置武川厅,民国改为武川县。
陕西省华阴市——隋朝开国皇帝杨坚(隋文帝)出生地,华阴市位于关中平原东部,秦晋豫三省结合地带,西距西安120公里,东距洛阳230公里,南依秦岭,北临渭水。战国时秦置宁秦县,西汉更名华阴县。
甘肃省秦安县——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唐高祖)出生地,秦安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北部,渭河支流葫芦河下游。秦安古称成纪,素有“羲里娲乡”之称。秦安是天水的北大门,已成为沟通陇东、陇南、兰州及西安的交通枢纽。
安徽省砀山县——后梁开国皇帝朱温(梁太祖)出生地,砀山县位于安徽省最北端,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七县交界处。县城东距历史名城徐州市84公里,西接古都商丘市72公里,芒砀山雄峙于前,黄河襟带于后,古为汴京齿唇,徐淮门户,素有九州通衢、天下要冲之称,是安徽省连接欧亚大陆桥的唯一通道。
山西省代县——后唐开国皇帝李克用(后唐太祖)出生地,代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雁门关下。全县地形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平面轮廓呈长方形,南北两山对峙,滹沱河由东北向西南横贯全境。代县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赵。秦立广武县,西汉广武县属并州太原郡,东汉改属雁门郡,隋开皇五年雁门郡改称代州。明洪武二年始改代州为代县,清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民国元年改为代县。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后晋高祖)、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后汉高祖)出生地,晋源区历史上曾是春秋晋国晋阳邑,战国属赵,西汉置晋阳县,为太原郡治,东汉时兼为并州治,晋为太原国。隋朝改称太原县,1951年改称太原县晋源区。
河北省隆尧县——后周开国皇帝郭威(后周太祖)出生地,隆尧县地处冀南平原,隆尧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始于夏商时期,正式建制于西汉。1947年由隆平、尧山两县合并而成。
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回族区——两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宋太祖)出生地,瀍河回族区位于洛阳市东部,因瀍河在区境内穿过而得名。素有洛阳“东大门”之称,东与洛龙区接壤,西与老城毗邻,北依邙山,南濒洛河。瀍河区历史悠久,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至此,瀍河先后为汉、曹、魏、晋、隋等京畿重地;道家至尊老子曾在此建有宅院,文圣孔子曾至此问礼于老子,在东关大街现留有“孔子入周问礼至此”碑一座。
安徽省凤阳县——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明太祖)出生地,凤阳县北濒淮河与五河县相望,东、南部与明光市、定远县毗连,西部和西北部与淮南市、蚌埠市接壤。春秋时在今凤阳县临淮镇附近建钟离子国,西汉正式设钟离县,东汉升格为钟离郡。隋朝改钟离郡为豪州,唐朝改为濠州,明朝设立凤阳府,民国改为凤阳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