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应一位朋友(老同事)的邀请前往汝湖某农庄参加家庭聚会。我们一家三口驾车准时到达,对于这种家庭聚会既是与老朋友交流感情,也是结识新朋友,而采取家庭聚会形式本就是考虑到我们都是“有家有口”。只要是家庭聚会,小孩子当然有小伙伴,我们大人也就可以从“保姆”中解脱出来,这就是我们经常以家庭为单位组织活动的原因。
大家“英雄排座次”分别落座后,朋友就开始介绍我们相互认识,当然是先将两位“美女”先介绍给大家,然后将两位老板介绍给我们,最后是将我作为“大律师”介绍给“美女”和“老板”——在商务礼仪中这是将我置于最尊贵位置,看来今日席间朋友对我“帮衬”不少。其实,我更习惯在中间被介绍,而不是在最后被介绍。
席间我们边品尝农庄的特色菜肴边谈些大家感兴趣的人和事,正好两位老板有一些法律事务需要咨询,于是我就再一次提供“免费服务”。将每一次聚会当成律师宣传平台,这是我们的“基本功”,毕竟“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只要他们从事商业活动,就必然会有律师服务的潜在需求。如果律师能够将这些需求激发起来,那么就是律师服务市场的开拓。
可能是农庄提供的酒不太称意,一位做酒店生意的女老板干脆将自己酿制的美酒拿上来给大家分享。既然农庄老板也是座上客,那么作为饮食业前辈指点一下饮食业晚辈也就顺理成章。女老板的女儿展示了她的高超品酒绝技,直接点出农庄老板自己配置药酒是用多少度白酒制作、加了哪些药材、药材材质如何、地下窖藏多久、存在哪些不足——这些仅仅在《笑傲江湖》小说中读到的场景直接在眼前展示,我不得不佩服女老板的精湛技术。女老板甚至对农庄老板的饮食作出评价,认为没有特色或者不够特色的饮食,在珠三角这样的发达地区基本难以生存,因此建议他根据客人消费层次设置不同菜肴,尤其是针对中高消费群体,没有靓汤绝对不能吸引他们。在一个美容、保健、壮阳、益寿成为中高消费人群饮食偏好的珠三角地区,必须要“投其所好”从而能够赚取相应的利润——物美价廉的日用品商业理念必须让位于物美价高的奢侈品商业理念。女老板甚至表示,真正赚钱的商家,不能从“节约成本”上下功夫,而应该从“品质服务”上下功夫,劣质材料固然能够省钱,但是只能针对底层消费者,而底层消费者对于农庄饮食是没有消费能力的。因此,要将农庄经济做成品牌,就必须严格保证质量,并以特色取胜。
农庄老板名下还有私立学校、装饰公司,至于农庄老板精力有效如何有效运作,当然需要我作为律师设计方案。饮食服务业、教育服务业、装饰服务业,都讲究“熟手”而不是“生手”,做大做强以后都是讲究“高品质高收费”而不是“物美价廉”,因此选拔、留住一批熟练员工尤其是技术员工,也就成为关键。我的设计方案依旧是员工薪酬与工作年限挂钩、资深员工可以按比例分红、高级员工可以持股,其实这些都属于“小儿科”,几乎所有的技术型公司都在采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