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月,每次打电话给老爸老妈,他们总会在电话里要求我过年回家。其实,向我们这种已经在广东娶妻生子落户的“江湖客”,严格意义上讲已经融入了广东的生活圈子,因此“过年回家”远没有那些在内地有家室的老乡(籍贯湖北)、半老乡(籍贯湖北周边省份)那么急切。不过,老爸老妈的话,总不能不听。
读小学时,每天回家;读初中时开始寄宿,每周回家(中间还会抽一两个中午回家拿菜);读高中时依旧是每周回家;读大学时寒暑假回家;大学参加工作(成为教师)依旧是寒暑假回家;结婚后每年回家,生小孩后隔年回家过年,甚至只能正月初四离开家门。对于家里人而言,过年回来大家热闹一下才有家庭的温馨,对于我们而言完全没必要去趟“春运”这浑水,可以在闲事回来。究竟是应该多陪老父老母还是妻儿,这依旧是个问题。
老婆带高三,因此假期很短。小孩一般由老婆带着,因此我带小孩回家小孩不习惯,我单独回家老婆不习惯,这依旧是一个问题。可替代的办法当然是接父母过来,可是父母要等到开年才愿意过来,“在家过年”是长期的乡村习俗。另一种可替代的办法当然是自驾车回家,问题是中国糟糕的公路运输一直让我头痛——高速公路最便利的广东尚且让人咬牙切齿,更何况经过江西、湖北?
从广东惠州到湖北黄冈超过1000公里,理论时间15小时。这样,加上中间吃饭需要3个小时,合计应该是18小时左右,这还是不堵车。如果遇上交通事故、冰雪灾害,那就是一场噩梦。我是想过开过回家,老家人“迷信”小汽车——你在外面再风光,没有开车回家那就是不行;不管这小车哪种档次,买的还是借的,能开回来就是本事。我算服了这种“偏见”,问题是我的同学几乎都遇到过。我一名同学是某外企高管,每次回家都是简单收拾一下,结果他家人就埋怨他——你看谁家谁家从上海回来大包小包一大堆,见谁就抽好烟,你却总是那件羽绒服,连他们打工的都不如。我同学说,我的羽绒服只在回家过年时穿一下,还是新的,需要回来一次换一件新的吗?我又不抽烟,需要给别人献上好烟?我又没有许多家什需要带回来,我可以放在家里,需要大包小包吗?给家里人买东西,我给钱就行了,需要带在身上?不过,拗不过家人,只好装上好烟抽给别人,再从县城买些礼品提在手上。
笔者还在犹豫,今天先给寄一笔钱做过年费,然后看能够买到票,碰一下运气。如果万一不行,搭别人的便车也是一种方式,正好别人也会缺替代司机。开年来,把老爸老妈接过来,也避免两地牵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