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乌鸦喝水——乌鸦喝水的故事,我都改变成了“蓓蓓喝水”,当然是打不开瓶子,想到一个好办法,让妈妈打开、爷爷打开,最后爸爸下班回来用他的大手一下子打开了,这其实是告诉小孩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利用别人的优势来完成,所谓“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小马过河——小马过河的故事看似与乌鸦喝水相冲突,其实它们所揭示的道理并不雷同。河水深还是浅,牛伯伯、小松鼠告诉的只是他们的经验,小马想要知道必须要“自己试一试”,当然如果“试一试”不行就要向别人求助了,回到第一个故事。问题是,小马没试过,怎么就知道自己能否过去?所以,鼓励孩子“试一试”,小马过河不可不讲。
3、小猴子下山——小猴子下山,也被我改编成蓓蓓回奶奶家,见到不同的礼物,既然只有一双手拿不了,只好拿这一个丢掉那一个,问题是最后一个礼物被哥哥不给怎么办?没有拿到手的东西,就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要丢掉手里的东西,所谓“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4、东东是个胆小鬼——东东是个胆小鬼,是培养小孩的胆量,不要以为世界上有鬼,“三个脑袋四条腿”只是帽子放在衣服架上。这样,孩子以后看到什么怪异的东西,也不会害怕。
5、狐狸和葡萄——狐狸和葡萄被我改编成蓓蓓和香蕉,因为她最爱吃香蕉。为了吃香蕉,先饿一顿缩小身子爬进香蕉园,为了出来再饿一顿爬出来,其实就是告诉她要想做成一件事情往往要付出代价,品尝美食的滋味与饿两顿的代价,是否划算那是她自己取舍的问题。
6、三只小猪——三只小猪的故事,当然是猪小弟盖好石头房子挡住了大灰狼的袭击,还将从烟囱爬进来的大灰狼击退,猪大哥、猪二哥偷懒盖稻草房子、木头房子,见了大灰狼直发抖,这也是教育孩子要勤劳,又要机智勇敢。
7、骆驼和羊——骆驼和羊的故事也被我改编成蓓蓓与她的朋友,大家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因此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是不对的。
8、三个和尚——三个和尚没水吃,为什么一个和尚、两个和尚有水吃,三个和尚却没水吃?为什么和尚越来越多却越来越懒惰?小朋友知道大家不要“抬杠”,还可以帮助孩子找到解决方法——轮流挑水吃或者轮流抬水吃,这就是“分工协助”。怕好了别人,其实就是害了自己。
9、小猫钓鱼——小猫钓鱼也被我改编成蓓蓓钓鱼,她一会儿去追蝴蝶,一会儿去抓青蛙,结果鱼儿吃掉鱼饵逃走了,一条鱼也没钓着。后来,蓓蓓耐心钓鱼,终于钓到鱼了。这就是教育孩子做事要有耐心,不要三心二意。
10、龟兔赛跑——将龟兔赛跑,我还讲了其他几种版本,分别是乌龟选择跨河赛跑、乌龟选择从山顶上往下跑,于是兔子都输了,让孩子分析为什么兔子那么会跑会输掉——兔子贪睡错过了比赛、兔子不会水、兔子下山没有乌龟滚得快,那么兔子如果要战胜乌龟就需要不得开小差、不能有河流挡道、不能是陡坡,这就说明大家都有缺点,通常情况下乌龟不如兔子,特殊情况下兔子不如乌龟,所以要重视别人。
11、农民与小猫——农民与小猫其实是我们小学时的一篇课文,农民伯伯把花生种到地里、把玉米种到地里,到了秋天收了很多花生、玉米,小猫看到了它把小鱼种到地里,到了秋天它还想收许多小鱼呢。我就问孩子,小猫到了秋天可以收很多小鱼吗?那为什么可以种玉米、种花生不可以种小鱼呢?小孩开始思考,发现动物与植物的区别,不同的习性,这就是生物课的开始。
12、狼来了——狼来了的故事“放大版”就是国产的“烽火戏诸侯”,告诉孩子不要撒谎,尤其是不要欺骗你的家人、老师、朋友。所以,对于小孩子犯错不需要严惩,但是撒谎就需要严惩——小孩正当的要求可以满足,但是一定要跟大人说清楚,编故事撒谎是不行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