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事业单位的“专业化”,呼唤非核心业务的“社会化”。业务外包,逐渐成为社会发展大趋势。如果说一些企事业单位将物业管理服务(保洁、保安、绿化、水电服务)转交给专业的物业管理服务公司只是迈出第一步,那么一些企事业单位“法务外包”则迈开了非核心企业外包的关键第二步。
强烈的市场竞争,开始迅速淘汰各种非专业的服务,因为就意味着“全能企业”、“全能单位”逐渐成为历史。在非专业的领域进行竞争,业余能力毕竟不是专业能力的对手也会增加更多的市场投入。所以,一些清醒的企事业单位,开始将自己专业之外的业务(非核心业务)转给享有专业资质的专门企事业单位经营,从而减少成本,并换取高质量的服务回馈。这也就意味着,市场经济呼唤“专业服务”,专业服务直接会促成业务外包,从而推动更加精细的专业分工。于是“专业社会”应运而生,“服务社会”也就水到渠成。
每个企事业单位都有自己的优点(长项)和缺点(短项),要集中力量从事优势业务的发展,就需要将一系列劣势业务放弃或转交给其他企事业单位提供优质服务。“超能”的企事业单位毕竟罕见(如果确实存在的话),需要通过“分工协作”换取“优势互补”。
那些专业化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就会逐步委其他企事业单位提供优质服务,从而形成完备的专业市场服务体系。与其说发达国家区别于发展中国家在于科技是否进步、经济是否繁荣、体制是否完善,不如说专业分工是否精细、服务产业是否发达。小到一个单位的后勤服务交给专门的公司提供服务,大到一个国家的专业研究交给专门的研究机构提供咨询,欧美日本这些发达国家远远走在了我们的前列。
以美国为例,国家机关(包括军队)所需要的后勤服务可以“外包”给专业的后勤公司,法律服务可以外包给专业的律师事务所,财务会计可以外包给专门的会计师事务所,甚至科研事务可以外包给专门的研究所、研究会。谈起国际事务,兰德公司、传统基金会、企业研究所也许比任何外交官更有发言权。此外,美国的文官系统,其实就是一个专业“秘书服务”的系统,如同视窗系统对于电脑使用者而言,只要好用就是真理。
笔者建议,我们可以从政府出发,对于一切不涉及国家机密的专业性事务,都可以实行“外包”——先是后勤服务外包给专门的物业管理服务公司、汽车运输服务公司、电信服务公司、网络服务公司,然后将法律事务(起草法律文件、回复法律咨询、出席听证会、审核法律文件)外包给律师事务所,再将会计事务发包给会计师事务所,最后将决策咨询事务发包给各专门研究所、研究会。这样,我们的行政开支毫无疑问会大幅度减少,并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以后的政府决策,例如是否应该增加税收,那么某大学税收研究所就会提交研究报告(政府支付酬金),某会计师事务所就会提交财务分析报告,某律师事务所就会接受政府委托起草相关法律并在立法机关听证会上试图说服立法机关接受草案(立法机关也可以委托律师出席听证会,通过电视直播让全国民众广泛参与),最后立法机关审议通过该草案。这一系列专业服务,可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必要的优质支持,因此是社会发展大趋势。
以学校为例,学校后勤事务外包给专门的物业管理公司(宿舍管理、环境卫生、校园绿化、安全保卫)、饮食服务公司(学校食堂)、汽车运输公司(校车服务)。甚至,可以将邮局、银行、超市、电信营业厅设置在校园周边,从而方便师生生活。学校还可以向律师事务所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向医院聘请常年健康顾问,网络维护也可以发包给专门的网络服务公司。也许,这才是我们明天的生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