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的《三国》我就看了三分钟,非常难受的三分钟,这是一部失败之作,倘追究其失败的因,并非高希希的错。新《三国》的失败,究其根底,是陈建斌版曹操的失败。曾风闻,新版的《三国》要给曹操翻案,而今看来,翻案未成,止是给曹操的脸上抹了黑,在新版的《三国》里,曹操奸而不雄。或许,除了陈建斌,这不是任何一个人想象中的曹操,换句话说,新版的《三国》里,没有曹操,只有陈建斌。不是陈建斌在演曹操,而是曹操在演陈建斌。
不敢想像,一个没有霸气的曹操会是怎样,看过了陈建斌的表演,猛然发觉,没了霸气的曹操就是一个装腔作势的“伪娘”。他做作、他愚蠢、他自以为是、倘若真的曹操如此,在纷乱的东汉末年,这样的曹操早就横尸街头了。更让人受不了的是,陈建斌令人作呕的口音,真不知他是不是在装深沉、装奸诈、装城府,如果说,鲍国安版的曹操还能让人联想到真实的曹操,而陈建斌版的曹操,我只能联想到一个人——赵高!
在新版的《三国》里,曹操说话时,嘴里好像含着一口痰,舍不得吐,似乎曹操的奸诈之处,就在于他说话时故作深沉,妄图总是出惊人之语,而在陈建斌的嘴里却吐不出来。曹操是诗人,是唐人之前,最为杰出的豪放派诗人,曹操的诗不是闭门造车反复推敲写出来的,而是当着众人面,有感而发,颂出来的。而新版的《三国》里,曹操定然颂不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个说话都含着痰的曹操,装腔作势,哪能吟出“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之句。失败、失败、失败!豪放派的不拘一格,豪放派的洒脱,豪放派的果敢与自信,全然断送在那陈建斌莫名其妙的“皱眉”中,这是一个“娘们”曹操,一举一动、一字一句,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脂粉气,全然不像一个“相貌平常”却“气吞天下”的霸主。
我猜测,在新版的《三国》中,陈建斌同志自作主张地改了许多台词。仅从我看的那三分钟,“青梅煮酒”中,原本的“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被改作了“天下的英雄就刘备和曹操”,前者的自信与霸气,豪迈与洒脱,被改成了一句“不痛不痒”的庸话、俗话,顿时,曹操的形象也即不存在了。或许陈建斌认为自己了解曹操,错了,通过他的表演,我只能说,陈建斌根本就不了解曹操,以他的演技和悟性,无法驾驭曹操这一角色。或许,他曾想,通过演曹操,能给自己的演艺生涯添上光辉的一笔,今日看来,“杀人无数”的曹操在死了1790年之后,又杀了一个叫陈建斌的人,至少在陈建斌的艺术生命中,曹操给了他狠狠的一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