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边境县市——新疆甘肃篇

(2008-11-26 08:38:16)
标签:

中国

边境

县市

新疆

甘肃

文化

分类: 随笔

69、额敏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塔额盆地东部,东邻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区县,西接裕民、塔城两县市,南连托里县,北与哈萨克斯坦接壤,边境线长132公里。额敏县三面环山,塔尔巴哈台山横卧县境北部,吾尔喀夏山呈东北--西南走向雄踞县境东南部,形成西部开口,中部低平的盆地海拔455米至2852米,县境远离海洋,属典型的大陆性温带气候,全县总面积9531.9平方公里,县辖一镇十乡六个农牧场,共188个村队,县境内还驻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师部及所属的六个团场,以及地区金塔毛纺织有限公司、屯河水泥厂、新疆塔原红花有限责任公司等驻县单位, 全县总人口 14.47万人(不含农九师及驻县单位),由22个民族组成,主要民族有哈萨克族、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等。 现有耕地 97.24万亩.2003年实现额敏县生产总值112170万元,全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868万元。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三面环山,向西开口,北有塔尔巴哈台山,东南有齐吾尔喀叶尔山,中部有额敏河冲积平原。属额敏河水系。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冷暖波动大,夏季热而短促,秋季降温迅速,冬季寒冷漫长,干燥,年均气温5.6℃,年均降水271毫米。

额敏县城市建设已初具规模,街道宽阔、平坦、井然有序,两旁建筑极具地方特色。额敏县城距塔城市57公里,距塔城机场23公里,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581公里,交通干线发达、完备,四通八达的国内和国际航线把额敏同全国及世界各地紧密相连。县、乡、村均安装了程控电话,发达的光缆通讯设备使你随时能方便快捷的与国内外各地进行各种信息传递。

70、和布克赛尔县位于准噶尔盆地的西北部边缘,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的一个边境民族自治县。217国道的柏油公路快捷方便地边通着县城与自治区首府。县境东接福海县,南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与昌吉市、呼图壁县、玛纳斯县、沙湾县毗邻,西南接石油城克拉玛依市,西以白杨河为界与额敏县、托里县相连,西北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交界,北隔赛尔山与吉木乃县接壤。和布克赛尔县是以牧为主的县。全县天然草场院面积为142.5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41.87%。草场类型多样,有牧草植物600余种。全县林地面积1.3万公顷,活立木总畜积量变4万立方米。北部赛尔山分布有西伯利亚落叶松林,面积1736公顷,蓄积量82756.2立方米。其中幼林474公顷,占27.3%,这部分森林是本县北部山地主要水源涵养林及用材林基地。和布克赛尔县美丽富饶,山川秀丽,景色迷人。雄伟的噻尔山像座色彩斑斓的巨大屏围,和步克河、白杨河静静地流淌,阿吾斯奇夏牧场,群山环抱,郁郁葱葱,水草丰美,松树沟避暑胜地,高山流水,苍松翠柏,风光旖旎。县境内有阿尔格勒气泉、魔鬼城、戈壁绿坪、阿吾斯奇等名胜古迹。

71、吉木乃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准葛尔盆地北缘,萨吾尔山北麓,额尔齐斯河南岸,东与福海县毗邻,南与塔城地区的和布克赛尔相连,北接哈巴河、布尔津两县,西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141千米。东西长约120千米,南北宽约110千米。总面积7145平方千米。总人口4万人(2004年)。县人民政府驻托普铁热克镇。吉木乃县自然草场资源丰富,全县自然草场总面积达923万亩,其中萨吾尔高山草原是全疆四大优良草场之一。萨吾尔山牛羊肉不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且绿色无污染,在新疆市场上有较高的声誉。目前已通过国家有机食品中心论证。2006年全县最高牲畜饲养量将突破40万头只。

县境属大陆性北温带寒冷气候。县城无霜期151天,北沙窝无霜期126天。最高极端气温37.2℃,最低极端气温-38.8℃。县境气候干燥,降水量为202.2毫米。吉木乃县地处北疆北部,纬度偏北,远离海洋属大陆性北温带气候区。气候特征为春旱多风,夏季凉爽,秋季短暂,冬季寒冷而漫长。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日照充足,气温日、年较差大,无霜期短,灾害性天气较多。因吉木乃县地形复杂,特别是地形差异大,因此将全县由南向北分为四个气候区:南部山区气候区,海拔1200米以上的区域;中部倾斜平原气候区,海拔600-1000米地区;北沙窝气候区,海拔450-600米。吉木乃县土地光热资源充足,日照时间长,土地肥沃,盛产春小麦,是阿勒泰地区的粮仓。全县可开垦耕地面积88万亩,现已开垦24万亩。近年来,全县大力推行现代节水喷灌,累计建成并投入运行的喷灌面积达12.6万亩,实现全喷灌县,成为新疆最大的喷灌节水示范县。同时全县有10万亩耕地被自治区农业厅认定为优质无公害春小麦生产基地。吉木乃县境内矿产资源较丰富,矿业发展潜力巨大。目前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金、铜、煤、粘土、天然碱、石膏、石灰岩、珍珠岩、萤石矿、锌、镍、钴、铀等,已经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有煤、金、天然碱、盐、大理岩、粘土、硭硝、石膏等。2005年,已初步探明县境内布尔合斯岱金矿黄金储量达20吨,开发前景及效益十分可观。目前,已注册资金1000万元,组建了吉木乃金源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并已开始进行金矿基础设施建设。

72、哈巴河县位于阿尔泰山南麓,准噶尔盆地北缘。东邻布尔津县,南连吉木乃县,西部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接壤。有汉、哈萨克、维吾尔、回、蒙古、东乡族、撒拉族、塔塔尔族等24个民族。总面积8186平方千米。总人口8万人(2004年)。县人民政府驻阿克齐镇,距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673千米。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北部有高山环绕,中部是丘陵、平原地带,南部有河流。有额尔齐斯河、哈巴河、别列则克河、阿拉克别克河四条主要河流。属大陆性北温带干旱气候,四季不明,春夏相连,炎热期短,寒冷期长,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年均气温4.0℃,年均降水170毫米。哈巴河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众多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草原文化景。其中最有名的是被称为“人间净土”、终年峰峦叠障、密林丛生极具探秘色彩的白哈巴村;被喻为“天然画卷”的那仁夏牧场;绿草茵茵、白桦亭亭的我国西北最大的天然白桦林带;嶙峋怪石的哈龙沟;天簌之音——鸣沙山;还有被称为沙漠之湖的神秘的白沙湖、睡佛山及奇特的科克亚大峡谷。这些犹如一幅绮丽的山水画卷,给人们极大的享受。

73、布尔津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阿尔泰山脉西南麓,准噶尔盆地北沿。西北部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接壤,是中国西部唯一与俄罗斯交界的县,国界线长218公里,境内河流众多。中国唯一的北冰洋水系----额尔齐斯河最大的支流发源地。东北部毗邻蒙古国,东邻阿勒泰市,西邻哈巴河县,南与吉木乃县和福海县相连。全县总面积10369.45平方千米,总人口65217人(2003年)。有哈、汉、回、蒙等21个民族。县人民政府驻布尔津镇。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分三部分:北部的高、中山区,中部的低山丘陵、河谷地,南部的半荒漠低山区。主要有额尔齐斯河、布尔津河两大水系。属大陆性北温带寒凉气候,夏季干热,冬季严寒,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全年多季风。布尔津县水资源极其丰富,地表水年径流量达74.72亿m3,为阿勒泰地区之冠,额尔齐斯河是国际性的外流河,自东向西横贯县境穿哈巴河县,注入北冰洋,中国唯一的北冰洋水系----额尔齐斯河最大的支流发源地。

布尔津县林业资源极为丰富,木材蓄积量极高,全县森林分布可分为四个类型,一是高中山针阔叶林,森林面积共有187.29万亩,木材蓄积量2862万立方米, 主要树种有新疆红松、落叶松、冷杉等。这些树杆直、木质优良,是优质的建筑材料;二是平原河谷次生林面积10.63恨亩,木材蓄积量74.89万立方米, 主要树种有白桦、新疆银灰杨、柳树等;三是荒漠植被乔灌林,主要分布在山前平原和沙漠前沿,面积23.19万亩,主要树种有梭梭、沙棘、毛柳、胡杨等;四是人工林,分布于山前平原的灌溉农区,面积1.29万亩,主要树种有柳、杨、沙枣等。

74、阿勒泰市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边缘。北与蒙古国接壤。面积1.08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7万。民族有哈萨克、汉、维吾尔、回、蒙古、塔塔尔等。“阿勒泰”系蒙古语,意为“金子”。1921年设承化县,1953年改为阿尔泰县,1954年设阿勒泰县。1984年设阿勒泰市。隶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市境东北部为阿尔泰山,中部为额尔齐斯河冲积平原,西南部有大片沼泽地。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牧业以饲养牛、马、羊为主,阿勒泰大尾羊是全国有名的肉用品种。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甜菜、水稻、胡麻等。工业有电力机械、皮革、毛纺、棉纺、制糖、畜产品加工、粮油和食品加工等。阿勒泰森林资源丰富,以云杉、西伯利亚落叶松为主,是新疆林业重点地区之一。境内有克尔木齐石人及墓葬、岩刻画等突厥文化遗物。阿勒泰地区与三个国家毗邻,所属六县一市均为边境县,境内先后开放了塔克什肯口岸、红山嘴口岸、吉木乃口岸、阿黑吐拜克口岸,其中吉木乃口岸为国家一级陆路口岸。

阿勒泰11.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汉、哈萨克、回、维吾尔、蒙古等三十六个民族,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空间。现阿勒泰地区下辖辖 6县1市,行署驻地阿勒泰市距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 216线为 666公里,217 线为707公里。全地区总人口56.83万人,主要是哈萨克族(占地区总人口50.1%)、汉、蒙古、维吾尔、回等民族辖区大部分位于阿尔泰地槽褶皱系中段,仅西南一角跨入准噶尔地槽褶皱系的北缘。两褶皱系间以额尔齐斯大断列相隔。具有典型的山麓地貌牲。自北向南,呈明显的梯降式垂直分布,自上而下,可分为北部山区、南部丘陵区、山间冲积平原区3个自然地貌单元。有额尔齐斯河、克兰河、苏木达依列河三大水系,大小湖泊上百个。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干热,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冬春多风。阿勒泰市辖3街道、3个镇、7个乡、1个民族乡:金山路街道、解放路街道、团结路街道、北屯镇、阿苇滩镇、红墩镇、切木尔切克乡、阿拉哈克乡、汗德尕特蒙古族乡、拉斯特乡、喀拉希力克乡、萨尔胡松乡、巴里巴盖乡、切尔克齐乡。境内有:喀拉尕什牧场、阿克吐木斯克牧场、兵团一八一团、兵团一八九团。

75、福海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阿勒泰地区中部,东邻富蕴县,西接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吉木乃县,南跨准噶尔盆地与昌吉回族自治州毗邻,北靠阿勒泰市,最北端和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55.67公里。县境南北长350公里,东西宽25~150公里,总面积3.65万平方公里。县城南距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637公里,距克拉玛拉市300公里,北距行署驻地阿勒泰市100公里。有哈萨克、汉、回、维吾尔、蒙古等18个民族,以哈萨克族为主的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的51%。福海县是阿勒泰地区开发较早的县(市)之一,境内留有大量人类文明的遗迹。在县境内的乌伦古湖东南面,有库依热克巴依登阔腊期古遗址,据此不元,有数座古墓。这些古墓大多为土封堆,也有石封堆。据专家初步考证,它们属于战国、汉、唐时期的墓葬。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另外,在山区夏牧场的辉腾阿夏和小乌土布拉克,还发现了石棺墓和草原石人,这些石人大多立于石墓前,圆头、尖额、大圆目,有的手中还执有石质酒杯等物。说起这些石人的建造时间,距今最少在一千二百年以上。

福海县概况可以用“草多、畜壮、水足、鱼香、景美、矿富”形容。草多——全县共有可利用草原面积2294.41万亩,饲草贮量11.21亿公斤,理论载畜量为216.77万只羊单位,是发展畜牧业的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资源;畜壮——福海是全疆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县之一,是地方优良绵羊品种阿勒泰大尾羊的故乡,是全疆的阿勒大尾羊良种繁育基地;水足——福海水资源十分丰富,有“一湖、两河、两库”:“一湖”是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的乌伦古湖,水域面积为1035平方公里,“两河”是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额尔其斯河是我国唯一一条流入北冰洋的内陆河,“两库”是福海水库和哈拉霍英水库。丰富的水资源是农牧业、旅游业和水产业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鱼香——福海是全疆的渔业生产基地之一,特别是乌伦古湖盛产鲤鱼、东方欧鳊、白斑狗鱼、梭鲈等几十种淡水野鱼,风味独特,是纯天然的绿色水产品;矿富——福海县境内已探明可开发利用的矿种有20多种,主要有黄金、宝石、水晶、煤炭等;景美——福海的自然景观融大漠奇观、海滨风情、草原风光于一体,已开发的景区有新疆第一海滨浴场、蝶泉谷、“雪海孤岛”红山嘴边防哨所等。

76、富蕴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阿尔泰山中段南麓,面积3.37万平方公里。东界青河县,西邻福海县,南面以古尔班参赛古特沙漠南缘与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奇台、吉木萨尔、阜康县毗邻,北部与蒙古国接壤,边界线长207公里。县府所在地库额尔齐斯镇北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408公里,与216国道连通。有汉、哈萨克、维吾尔等20个民族,其中哈萨克族占总人口的65%以上。富蕴县地势自东向西渐次倾斜,由北向南呈明显的阶梯下降。按其地貌特征可分为山区、丘陵、盆地、戈壁、河谷、沙漠等六大类。主要河流有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属大陆性寒温带气候,春旱多风,夏秋短暂,冬季寒冷,气温差异大。

富蕴因“天富蕴藏”而得名,素有“天然矿产博物馆”之称。县境内矿种齐全,已发现矿种100余种,以黄金、宝石、有色金属、稀有金属遐迩闻名,其中有色金属居全疆之首、全国第二。境内可可托海稀有矿早期建国初期便享誉海内外,公三号矿脉就有82种矿物,被中外学者誉为“天然矿物陈列馆”。在富蕴县5.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金属矿产主要有铜、镍、铅、锡、钨等;贵金属矿产有金、银、铂、钯、锇、等;稀有金属矿产有锂、铍、铌、锆、铯等;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硅石、麦饭石、大理石、花岗岩、粘土、硫等;宝石矿产主要有海蓝宝石、碧玺、紫牙乌、水晶等。

富蕴县矿业开发和资源勘探进行的早,地质工作相对程度较高。据不完全统计,已发现的矿产地有140多处,其中大中型工业矿床23处,矿点47处,矿化点70处。目前已经开采的主要矿种有岩金、砂金、铜、镍、铁矿、锂辉石、绿柱石、煤、石油、砂石、粘土、云母、宝石等20余种,其稀有金属、云母开采已有四五十年的历史,黄金开采已达几百年历史。特别是进入80年人以来,矿业开发已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富蕴县境内先后建成了闻名全国的喀拉通克铜镍矿、萨尔布拉克堆浸金矿等较大的矿产企业。同时,还建成了科克塔勒铅锌矿、乔夏哈拉金铜铁矿、卡姆斯特贵金属选矿厂、磁选厂等一批矿产企业。

77、青河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东北边缘、阿尔泰山东南麓。西面与富蕴县相邻,南面与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接壤,东面和东北面同蒙古国交界,国界线长达255.8公里。青河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准噶尔盆地东北边缘,阿尔泰山东南麓。东、北两面同蒙古国接壤,边界线长280千米。西邻富蕴县,南连昌吉州奇台县。南北长258千米,东西宽97千米。总面积15790平方千米。总人口6万人(2004年),有哈、汉、蒙、回、维等16个民族,其中哈萨克族占约占总人口的76%,汉族约占18%。县人民政府驻青河镇,距乌鲁木齐市530千米,距阿勒泰市320千米县城海拔高度1218米,境内最高点海拔3659米,最低处900米。极端最低气温为-53℃,最高达36.5℃;年平均气温0℃,年均降水量161毫米,蒸发量达1495毫米;无霜期平均为103天。

青河县境内自然资源富集,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水源充裕。有乌伦古河、大清河、小清河、查干河和布尔根河等五条河流横贯青河县全境。土地肥沃是阿勒泰地区重要的春小麦基地,适宜种植春小麦、油菜、油葵等作物。五大河流域也是青河县畜牧业基地及平原森林的分布地带,是牲畜春秋冬季的天然草场。矿藏丰富已发现煤、铁金、银、锂、铀及宝石、白云母等。青河县野生植物种类繁多,仅药用植物就有麻黄、雪莲、党参、甘草、灵芝、五灵脂、阿魏、大芸、鹿茸等100余种。阿魏蘑菇产于阿魏戈壁,味美鲜嫩,营养丰富,除具有一般食用菇特点外,还有良好的药物价值,享有“素鲍鱼”的美称。

78、奇台县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南部。东与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为邻, 南与吐鲁番县交界, 西连吉木萨尔县, 北接富蕴县、清河县, 东北部同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县境东西横距40— 150公里, 南北纵距 250公里, 面积20065平方公里。奇台县汉为车师后国。三国时, 蠕蠕国。晋为铁勒。突厥部唐贞观十四年 (640) 设薄类县, 为庭州所辖。宋辽、金时 (960—1279) , 为辽部落领地。元代隶属别失里元帅府。明初为回鹘五城之地, 属瓦剌部; 永乐十六 ( 1418)年后, 为准噶尔游牧地区。清乾隆四十一年 (1776) 设奇台县, 属迪化州。民国初期, 先后属新疆省或迪化州所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隶属乌鲁木齐专区。1958年划为昌吉回族自州管辖。南依天山, 北部是北塔山。地势南北高, 中间低, 呈马鞍形状。有高山、丘陵、平原、沙漠多种地貌。最高点为南部无外名山山峰, 海拔4014米。最低点为北部盆地中心丘河, 海拔506米;北部是荒漠, 将军戈壁横卧其间; 中部是天山冲积层平原。

县境南部是天山山脉, 东西走向。其间有萨尔勒达板、照壁山、马鞍山、宋家渠、分水岭等山系。主峰无名山, 海拔4014米。山地等高线1600米。县境北部有北塔山, 属阿尔泰山山系, 东南走向。主峰阿同敖包, 海拔3290米, 山地等高线在2000米以上。县内有12条河流, 较大的有开垦河、中葛根河、碧流河、吉布河、达板河。其中开垦河积水面积 500平方公里, 年径流量占全县的三分之一, 是全县最大的河。天山冲击扇以下的泉水溢出带, 有水磨河、小屯河、东地河、西地河、八家户河。全县河水年径流量为4.65亿立方米。

79、木垒县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所辖的一个自治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昌吉州最东部,天山北麓,地理坐标为东经89°51′-92°19′,北纬43°34′-45°15′。东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接壤,西与奇台县毗邻,南倚天山与鄯善县交界,北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长达150千米。全县总面积17700平方千米,总人口86344人(2003年)。有汉、哈萨克、维吾尔、乌孜别克、回等13个民族。全县东、南、北三面环山,地形呈东、南、北三面高、中部低的半壁槽状盆地。地形地貌大致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原、沙漠四部分。南部山区,峰峦连绵;东北部山区,地势平缓;中部丘陵均呈南北走向。山地占11%,丘陵占24%,平原戈壁占50%,沙漠占15%。有6条山溪性河流,地表水资源量2.88亿立方米,平原区地下水补给量1.34亿立方米。有英格堡河、水磨沟河、东城河、木垒河、白杨河、博斯坦河等6条山溪性河流,以及泉水沟、泉等。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的文化遗迹有四道沟原始村落遗址和唐代独山守捉城、古代传递军情的烽隧、博斯塘岩画群等,风景名胜有原始胡杨林、硅化木群、鸣沙山等。

80、巴里坤县位于天山东段北麓。东与伊吾县毗邻,西与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相连,南与哈密市相接,北与蒙古国交界(边境线长305公里)。东西长276.4公里,南北宽180.6公里,总面积3.84万平方公里。辖2镇、10乡,47个村民委员会。境内驻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哈密农场管理局2个农(牧)场。县城距乌鲁木齐市709公里。1995年末总人口为10 .08万人,其中哈萨克族占 28.43%,汉族占 69.78%,其他民族占 1.79%。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西部、南部为天山山脉,中部为北天山及丘陵山区,由西向东倾斜形成起伏不平的波浪式谷地,东部、北部为平原地区。水资源主要来自冰川融水和山间泉水。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气温变化剧烈,南北气候差异明显,降水量分布极不均匀,年均气温3.6℃,年均降水89毫米。境内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形特征为三山(巴里坤山、莫钦乌拉山、东准噶尔断块山)夹两盆(巴里坤盆地、三塘湖盆地)。山地占38.9%,平原占11.8%,戈壁荒漠占49.3%。有大小河流46条,地表水资源量为2.71亿立方米,平原区地下水补给量为2.33亿立方米。野生动物资源有雪豹、马鹿、盘羊、雪鸡等。野生植物和菌类资源有500余种,其中雪莲、蘑菇、催生草被称为草原“三宝”。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石油、煤、铅、铁、钛、金、铜、芒硝、盐等。

81、伊吾县位于新疆东北部、天山北麓东段,县境东西长215公里,南北宽175公里,国境线长274公里,总面积19519平方公里。县域地处高寒,群山环抱,最高海拔4888米、最低海拔260米,县城海拔1700米。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东西部气温差异大,最高气温43.5℃、最低气温-40℃。年降水量11.5—200毫米,年蒸发量2000—4378毫米;年无霜期最长175天,最短8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500—3326小时,风、雪、洪、旱、虫灾经常发生,是自治区的易灾县,系五类高寒艰苦地区,属全国少有的少、小、边、穷县。伊吾县是全疆21个牧业县之一。全县可垦荒地面积34万亩,耕地总面积9.038万亩,占可垦面积的26.58%;各类草场837.5万亩,占全县面积的28.3%;林业用地面积87.94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5%。农业以发展有机农业为主攻方向,种植业以哈密瓜、饲草、小麦、玉米、棉花、蔬菜为主;畜牧业以羊、牛、生猪、土鸡、鱼为主。2003年经自治区环保局批准,成为全疆第一个“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县”。目前,县域内829.62万亩天然草场及其放养的23.1万头(只)羊、牛、马、驼,淖毛湖镇3308亩哈密瓜、苇子峡乡3000亩野山杏、吐葫芦乡2300亩苜蓿、25000平方米天山野蘑菇,已通过国家环保总局南京有机产品认证中心的有机认证及有机转换期认证。已注册的“淖毛湖”牌晚熟哈密瓜和“途阔”牌哈密盐池羊肉享誉区内外。 伊吾县自然景观独特,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神秘的喀尔里克冰川,气势磅礴的红石头群,变幻莫测的军事古城堡,孤立大漠的胡杨,还有烈士陵园、卡尔桑遗址、下马崖清朝军事古城堡,拜其尔古墓群及出土青铜山羊、骆驼石岩画、硅化木遗址、卧龙山等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是中外客商浏览、探险、考察的胜地。

82、肃北县地域辽阔,地分南北,周边与一个国家、三个省(区)三个县市接壤。辖5乡2镇,总人口11000多人,其中蒙古族占38.9%。 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甘肃省唯一的边境县。全县总面积6.93万平方公里,约占甘肃省总面积的14%,总人口1.18万人,辖5乡2镇25个村委会,是甘肃省人均占有面积最大的县份之一。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辖2个镇、5个乡:党城湾镇、马鬃山镇、党城乡、别盖乡、石包城乡、盐池湾乡、鱼儿红乡;鱼儿红牧场。肃北县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和发展优势。全县可使用草原面积4187万亩,是甘肃省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水利资源有常年性河流4条,水资源蕴藏量达 26.69万千瓦。农作物以小麦、蚕豆为主,小麦亩产可达500公斤。经济作物有胡麻和 各类蔬菜、果木,胡麻亩产175公斤左右。野生动物是境内一大资源,有国家保护的一 、二类珍贵动物20余种,建有国际狩猎场,已先后接待了数批外国客人。中药材资源丰富,已发现各类动植物及矿物性药材200余种,其中以麻黄、雪莲、鹿骨等为贵。还有著名的蘑菇、发菜、沙葱等30余种野生菜类,是其独特的土特产品。县内山脉起伏,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的有煤、铁、钨、铬、铜、金、铅 锌等20多个矿种,200余处矿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军用飞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