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律师事务所,周末闲无事,去市图书馆办了借书证,计划每周借阅3本书,以求广种博收。毕竟,律师这一行,有诸多风险存在,不能出人头地,也就只能浪费此生。
借阅《韦尔奇自传》,我想看看这位名动全球的通用电气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究竟有哪些过人的技巧,能够使其不朽。毕竟,打理一家百年老店,比起新开一家小店来说,掣肘要大得多。而我是想5年后创办惠和超市的,也许从韦尔奇身上可以找到某些我所需要的精髓。
韦尔奇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在家是个好孩子,在学校是个好学生。可以说,韦尔奇是传统精英教育的产物。他的母亲给他带来的最大教诲,便是自信。这样,他才可以面对困难从容面对。我们许多人物传记习惯把优秀人物写得从小非常另类,其实那往往偏离历史真实。虽说英雄不问出身,可以良好的环境中成才的,毕竟是多数。
韦尔奇很早就来到通用电气,我不是很关心他此前的不懈追求,而是关注他担任通用电气董事局主席后的手笔。毕竟,那才是他不朽的传奇之所在。
通用电气从爱迪生创办起,到韦尔奇接手已经是商界庞然大物。要改变它百年来形成的商业运作模式,是困难的。韦尔奇去可以在短期内使其大为改观,实在不愧为经营大师。
首先,韦尔奇向官僚主义开刀,他迅速减少管理层次和管理部门,设置取消总经理办公室,从而使董事会的意志直接传送到经营第一线。在这里,我可以说也是对官僚主义深恶痛绝,认为它是现代化的头号敌人。所以,以后的惠和超市,我主张层层授权,从店长、区域经理、大区经理、分公司总经理、公司董事会直到集团公司董事局,各负其责,只有超出其职权范围的才需要向上一级汇报。设常务副职负责日常事务(主要是履行各种预定手续),正职则负责企业发展规划以及处理突发性事件。
其次,韦尔奇向传统经营模式开战,他把通用电气旗下不盈利或者盈利不多的企业纷纷出售,而是转向盈利甚至打量盈利的行业,要求通用所在的行业必须在同行业前两名。于是,通用电气把经营多年的行业(例如烤面包机生产)售出,转向新兴行业(例如电子诊疗仪)。这样,通用电气把自己的相对优势发挥出来,从普通制造业向服务业渗透,从普通加工业向高科技加工业转移,从而获得更丰厚的利润。在这里,我也主张发挥企业的相对优势,作最适合自己做的事,而不要拘于传统习俗的限制(烤面包机生产是通用电气老品牌项目),利用自身优势击退对手。
不过,我们今天的企业,似乎习惯一窝蜂,那就是觉得别人做的赚钱,也就跟进这样反而是自己的优势发挥不出来。所以,我以后的惠和超市,就把超市这一块做好,不要去向其他行业发展。当然,可以形成商业托拉斯,与房地产、银行、加工厂结成联盟。
此外,韦尔奇注重人才的培养,无论是熟练工人还是管理人员甚至接班人,他都不遗余力。而我们许多企业,似乎对人力资源莫不关心,甚至对老员工视为包袱(只看到工资,没看到回报)。我实在感叹,为什么没有从提高单位效率入手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