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阅读肖恩.维科的《杰出青年的七个习惯》,我边看边对照自己是否养成相应的好习惯。维科认为,杰出青年要养成以下其中好习惯:积极处世、先定目标后行动、重要的事情要先做、双赢的想法、先理解别人再争取别人理解自己、协作增效、磨刀不费砍柴功。
积极处世,这恰恰是我的生活特点,朋友和同事总说我每天有良好的心态,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总认为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攻不破的雄关。即使我的心情在低落,只要我穿戴整齐,打开房门,我一定是神采飞扬,精神抖擞。如果生活对你太坏,你就更要对自己好点。好的心态,可以战胜任何烦闷。“天生我材必有用”,岂能因为一厥而不振?
先定目标后行动,这一条我只能做到一半,我的习惯是小事凭激情(随心所欲),大事靠理性(按计划执行)。我认为,凡事都“现目标后行动”,会使自己过得很累,缺少挥洒和随机;凡是没有目标,会使自己过得很闷,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重要的事情先做,这一条我有不同的意见,应该是紧急的事情先做,同样紧急的事情则重要的事情先做。我习惯把事情分在今天处理、近期处理、以后处理三类,每天起来先看看今天处理的任务是否完成,然后再看近期处理的事情是否需要完成,再看以后处理的事情是否需要放入第二类。只要不是紧急的事情(必须今天处理),即使是重要的事情也可以放入第二类甚至第三类处理。
双赢的想法,这一条很重要,“零和原理”逐步被淘汰,要让自己的利益得到长期维护,就应该同时考虑到别人利益。竞争,可以是敌人,但也可以是朋友。向你的对手学习,才可以进步的更快。
先理解别人再争取别人理解自己,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宽容。我向来人缘不错,这与我习惯为他人着想有关。不过,对于不可理喻的“别人”,我似乎不太想去争取别人的理解。自己需要别人理解,但应该有个度,那就是无损自己的基本利益。
协作增效,即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只有形成团队协作才可以增效,否则就是内耗。“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只有志同道合才可以有效协作。可是,有些团队不可能都是协作的,所以就需要一种内部协调甚至强有力的整合措施。
磨刀不费砍柴功,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不停地改进自己的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好的方法就不能快速取得进步。我向来不拒绝学习,更不拒绝批评,这样才可以手持利刃,所向无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