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皇城相府游记

(2009-10-28 20:41:19)
标签:

康熙皇帝

翰林

佩文韵府

陈廷敬

皇城相府

旅游

分类: 游记采风

皇城相府游记  \月影清心

 

久闻皇城相府大名,虽心向往之,一直未能如愿成行。尽管今年在晋城待了四个多月,皇城相府近在咫尺,却因公务繁忙,几次路过也只能遥遥相望,擦肩而过之憾,令脚踏实地的一游皇城之愿望愈来愈强烈。此次忙里偷闲登临先贤之圣地,终于了却了一桩心愿。

 

皇城相府游记

皇城相府是陈廷敬的府邸,说到皇城相府自然就要提到一代名相陈廷敬。陈廷敬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理学、文字学家,他五十年辅弼政事鞠躬尽瘁,为清朝立下了举世瞩目的卓越功绩

皇城相府位于阳城县皇城村,距市区只需半个小时车程。我们一行五人是八点四十分到达目的地的,本以为抢了个先,没想到早已有数以百计的游客捷足先登,聚集在相府楼下翘首以待皇帝早朝仪式的开始。

我们在相府楼前广场中央正前方的看台上各选了一个位置坐了下来,时至九点,一声银铃般清脆悦耳的声音由楼门里传了出来,随着身音走出来一位身材苗条得体端庄的女孩,走到广场中央眉飞色舞的与一位男士评说着皇城之美之胜之幽之奇。一段引人入胜的小品在周围观众的欢声笑语中结束后,相府楼内走出了众多的武男仕女,一列清代服饰华丽亮相的女队从楼门里悠悠然走了出来,紧接着手打彩旗的护卫以虎虎生威之势也随后列队而出,在广场中央两侧分列排开;这时有一位气宇轩昂仙风道骨般的老者翩然而至,这就是康熙皇帝敬爱有加的一代名相兼才子陈廷敬,接下来一身着华丽彩袍头顶花翎的太监耀武扬威的走向广场中央,细声细气的向陈廷敬宣读御旨,陈廷敬跪迎接旨,与此同时皇帝从右侧方向在浩浩荡荡的仪仗队伍的威武气势中“闪亮登场”,早朝仪式也拉开了皇城每一天中精彩而又趣味横生的序幕。

皇城相府游记

 

这个场面让周围的游客兴高采烈,许多人忙着摁快门抓拍这美丽精彩的瞬间,这真是旅游中令人心旷神怡的一大乐事,我也不错时机的连连摁下快门,抓拍了近二十张早朝仪式的照片,余犹未尽中开始了皇城相府之旅的第一步。

引用)皇城相府位于阳城县的皇城村,是太行山麓的一座城堡式村落.皇城枕山临水,依山而筑,城墙雄伟,雉堞林立,官宅民居,鳞次栉比,朴实典雅,错落有致,是一组别具特色的古代建筑群。明清两代,皇城科甲鼎盛,人才辈出,述作繁盛,冠盖如林。祖居这里的陈氏家族更是明清时享有盛誉的文化巨族,从明孝宗到清乾隆(公元1501——1760年)间的260年中,共出现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享有“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之美誉。在此期间,38人走上仕途,奔赴大半个中国为官,足迹遍及14个省市,并且多政绩显赫,百姓称颂,致仕去官时民为立祠。在陈氏家族鼎盛时期的康熙年间,居官者16人,出现了“父翰林、子翰林、父子翰林;兄翰林、弟翰林、兄弟翰林”,父子同编一典《康熙字典》的盛况,堪称北方第一文化巨族。在皇城,无论是踽踽独行,还是驻足瞻观,那浓郁的历史气息无时无处不浸人心脾。清代初叶,就在这一方厚土上,产生了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诗人陈廷敬。在陈廷敬故居,留下了总面积9万多平方米的建筑群,当地人称之为“皇城相府”。

相府楼内有一处房屋,是陈廷敬女儿的闺房。楼顶的瓦铺排细致,平密柔和,屋顶两边角没有翘然若飞的檐。据说这是古时要求做女子的不能有棱角,要三从四德,孝顺贤惠;铺排细致是表示女子要温柔善良,封建专制对妇女的约束力由此可见一斑。

出了陈廷敬女儿的院落,映入眼帘的是一处环境优雅的花园,楼阁亭台之间有山有水有花有树,还有秋千在一小女孩玩兴未尽时不得不离开的身后荡来荡去。该处就是陈廷敬女儿的西花园。

皇城相府游记 

我们跟随着导游上了相府楼顶,继续拾级而上,这段台阶每六七级间隔一个平台,大约近百级台阶。导游告诉我们:台阶由下而上只能看到台阶看不到平台,喻为步步高升;由上而下则只能看到平台看不到台阶,喻为平步青云。我们在上下两个方向特意比较着看了看,还真是,如此匠心独运的砌筑,让人不得不叹服先人的聪明才智。

这时我们已经到了康熙皇帝曾经住过的卧房,卧房不大,也就三十平米左右,对门的中间墙壁上悬挂着康熙皇帝的画像,黄袍皇冠气宇非凡,画像栩栩如生令人肃然起敬。房间左右两边陈列着琴、棋、书、画。琴也就是一个红木条桌上平放着一古筝,棋也同样是在一个红木方桌上摆放两盒围棋,书画当然就是笔墨纸砚了。

 

卧房隔壁就是皇帝的书房,名为“佩文韵府”,佩文韵府内的玻璃窗内陈列着中华第一字典:康熙字典撮要,门前的柱子上有一幅对联:“字融九域无双侣,典占三千第一春”。此为康熙皇帝手笔,是对陈廷敬功绩的肯定和赞扬,因为“康熙字典”的主编就是康熙的老师、鼎鼎大名的的文贞公陈廷敬。

陈廷敬的书画室门前也有一幅对联:“奇书古画不论价,幽梦清诗信有神”。由此联足可见陈大才子的胸襟和情怀,非一般文人墨客可比。

再往前走就是陈廷敬的私塾了,私塾里有一位身着黑色上衣头顶老头帽正襟危坐在靠墙桌子旁、手拿书本的先生蜡像,还有一位红袍蓝夹袄背向老师站着背诵课文的学生蜡像,蜡像惟妙惟肖,形象逼真,乍一看就象真人站在眼前,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背书一词就是由此而来的。据介绍:“陈廷敬祖辈林公敬师如上宾,备佳食暖屋以用之,奉厚禄高薪以待之。且常嘱二子陈秀、陈武敬师如父,尊师若圣。二子悉从,尊师甚恭,师徒俱父子情,故教得法,学而有成”。

庭余草色饶文思,坐有言洽素心,”这是另外一门柱上悬挂的才华横溢的诗人陈廷敬富有哲理又耐人寻味的一幅对联。

出得相府楼,迎面的墙壁上有陈廷敬伏案挥毫的非常大的浮雕图,浮雕上方有一行字:“中华第一字典,皇家惟一版本”。左侧雕有四个大字:“典雅字汇”,这是康熙皇帝对陈廷敬的高度赞扬,也由此可见陈廷敬在康熙皇帝心目中的地位。

皇城相府幽深曲折,徘徊回旋,随处可见诗联画作,处处能感受到浓郁的文化韵味和人文精神

后人为称赞陈廷敬的一生,也写了一副对联:“秤直钩弯知轻识重,磨大眼小粗进细出”横批:“心清水浊”,颇耐人回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