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大运河

标签:
文化感受情感 |

大地花开,暖意融融,终于迎来了5天的五一假期。经过精心准备,我奔赴大运河衡水段,去实现“我想看大运河”的梦想计划,开启我今年行走大运河、了解大运河,研究大运河、书写大运河的文化之旅行动。
假期是自由的,爱好是自己的。无所顾忌,无忧无虑。在这个美好的时光里,我不顾一切的奔向大运河,来到故城县大运河畔。通过再走大运河,观赏沿河景,探寻发展史,了解风物情;记录运河风貌,书写传统文化,整理运河资料。以运河文化滋润心田,让身心在大自然的洗礼中得到升华和蝶变。
行走大运河,就要了解大运河基本知识。举世闻名的中国大运河,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它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里程最长、持续利用时间最久的人工河道,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安徽六省二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蜿蜒数千里,成为神州大地上贯通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统一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至今仍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大运河显示了我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凝聚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与长城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保护好大运河,对于传承人类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如今,中国大运河已融汇升华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呈现出中华文明的精髓。它恰似一条丝带将古今文化珍珠串连起来,形成一条独特的运河文化带。作为维系近古中国大一统局面的政治、经济、文化纽带,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推动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加快了运河区域城镇化的历史进程,营造了新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资源环境。作为中国大运河的重要节点,衡水大运河上连京津、下接鲁豫,浸润着燕魂赵魄、齐风鲁韵的千古文脉,书写着浩浩荡荡的燕赵风、儒乡情,是中国大运河中独具北方特色的文化瑰宝。它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一笔珍贵的资源,将成未来一道风光绮丽的人文景观。
弯弯长河,悠悠历史;岁月不居,春秋作序。深入挖掘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加快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全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促进大运河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们责无旁贷,我已走上大运河!
重走大运河,再有新收获。大运河永远在我心中流淌,我已在路上!
2023年5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