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2020年文化印记(4)热爱滏阳河

(2021-02-19 05:51:16)
标签:

文化

情感

杂谈


——分段行走母亲河亲身感受自然美

 我的2020年文化印记(4)热爱滏阳河


一条滏阳河,一部水利史,一部交通志,一幅地域图一部乡愁书。

关注滏阳河,热爱大自然。2017年以来,我策划着行走滏阳河衡水段的文化之旅活动,并且合理安排、有序进行着。行走滏阳河,了解滏阳河,探寻滏阳河的衡水文脉,书写衡水水利航运发展历史。

滏阳河蜿蜒413公里,因其流经滏阳城(今磁县)而得名。它发源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和村镇,至献县枢纽与滹沱河相汇,地处子牙河流域南部,东与黑龙港流域相邻。西起太行山,南临漳卫河,北界滹沱河,流经河北省4个设区市、19个县市区。滏阳河在衡水市境内总长135.7公里,起于冀州区西王庄镇耿家庄,止于武强县武强镇庞疃村,共涉及冀州区、桃城区、武邑县、武强县4个县区(分别为29.749.535.322.5公里,县域交界之间有穿插,全长并不是四个数之和)、17个乡镇(分别为5442个)、158个村(分别为30455825个)。在我衡水大地南北纵贯流经穿行,沿河现有各种桥梁46,沟通河流两岸,特别是在衡水市区(原衡水县城)、武强县城(原武强县小范镇)都留下曲折蜿蜒的魅力倩影。

河流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是生态文明的要素,也是最具乡愁特征的文化符号。它滋润了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百姓,承载厚重的历史文化。而滏阳河是衡水真正意义上的母亲河,更值得我们了解研究、敬畏热爱。行走滏阳河,了解滏阳河,研究滏阳河,书写滏阳河,也成为我亲近大自然、感受生态文明的又一项文化活动

20181226日,衡水大地迎来了当年入冬后的第一次寒流袭扰,气温突然降至零下十二度,让习惯了在“暖冬”环境里生活的人们一下子感受到寒冷的可怕。但就在这天上午,我来到冀州区码头李镇南顾城村南滏阳河畔(滏阳河第二次流入衡水境地的地方),独自一人举行了特殊仪式,开启了我行走滏阳河文化之旅活动,也拉开了行走滏阳河(冀州区段)的活动。

2019426日。春夏交接,大地翠绿、充满生机,我来到滏阳河衡水段最北段与沧州市献县交界的武强县庞疃村,在滏阳河西樊屯桥上举行了我行走滏阳河武强段之旅的简单仪式,随后的3天(次)里逆流而上,22.5公里的武强县滏阳河畔留下了我跋涉的身影。

2020925日,深入到滏阳河武邑与武强两县交界处,漫步在两岸,寻找设置的界碑标识,拍摄了大量景观影像,走进村庄,探寻人文,搜集历史资料;1112日,我开启行走滏阳河(桃城区段)的活动。而滏阳河桃城区段区位优势凸显,最具魅力,最具代表。历史厚重、遗存遍野,承载的文化太多太多。而当今更是变化巨大,“水清、岸绿、河畅、宜人”,生态景观迷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顺流而下,探寻走访,拍摄搜集,整理书写。就这样,到目前为止,我已基本走完冀州市段、桃城市区段、武强县段,拍摄一些桥梁等沿线风物照片,也写了部分行走漫记的文字。

为滏阳河记录,为母亲河歌唱!新的一年里,我将继续行走滏阳河武邑县段,把我家乡(武邑县)的滏阳河资料搜集整理好,点滴记录河流变化,弘扬水运文化,为家乡生态文明建设唱赞歌!

我的2020年文化印记(4)热爱滏阳河

20212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