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行走运河(19)留智庙传说

标签:
文化感受杂谈 |
来到白草洼,写到留智庙会,就接着说说流传在大运河畔有关留智庙的古事趣闻,巍峨的泰山行宫、热闹的四月庙会、香火鼎盛的护国重兴寺……这里真的文脉悠扬,地域厚重的地方。挑其精华,选取三段,慢慢说来——
其一,泰山行宫的传说
泰山行宫又称“老奶奶庙”,据说这里的行宫老奶奶和泰山碧霞元君祠供奉的老奶奶以及德州北厂的老奶奶是姊妹三,泰山为长,留智庙为次,北厂的最小。相传老奶奶是东岳大帝的女儿,神通广大,保佑着人间的农耕、经商、旅行、婚姻等事项,尤其保佑生子无恙,所以古时对碧霞元君的信仰很盛行。相传四月十八是她的生日,民间庙会为此而兴,留智庙会从四月初八开始,会期十天,十八闭会。留智庙会以泰山行宫为中心,宣传并组织各地商客来此参加,也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物质交易市场。
明代佛道盛行,留智庙泰山行宫的起源为明初。经历了明末清初的各种天灾人祸,泰山行宫约在清雍正晚期已处于半倾圮(pi)状态。清代浙江盐官文人吴炽昌(1781—1856年)游历至此,在他的笔记小说《客窗闲话》里,记录了一个叫刘智的义士重修泰山行宫的经过。文中叙述,刘智不知何方人士,不事生产,性好施舍。有一天,他流落到留智庙,住在快要倒塌的庙宇里,以乞讨为生。庙里已经没有了道士,虽然很荒凉,但每年四月初八的庙会却延续下来,庙会盛况更是“商贾云集,百货俱陈,以席结棚,列分街道,居然闹市”。当时在庙的三面,有多个赌局,刘智在里面闲逛,不觉心动,就用乞讨得来的钱下注押宝,每次必赢。庙会结束后,所有赌局的赌资都到了他的手里,共有数万两银子之多。
刘智一下子成了暴发户,有人劝他用这笔钱买宅置地,成家立业。刘智说,我就是一个乞丐,一夜暴富不见的是好事,应该把这笔钱献出做件好事。我这些年独身住在这里,是奶奶庙收留了我,不如把这笔钱用于重修庙宇,让香火永续。于是,他就联系四方士绅,请来工匠,把这座破败的泰山行宫改之重修,金碧辉煌,成为方圆数百里影响很大的庙宇。人们感激他的义举,就把这座庙叫作刘智庙,人们围庙建房居住渐成村落。就是现在的留智庙村。
其二,“耕耕耙耙”的由来
乾隆年间,留智庙的护国重兴寺由钦命喇嘛色空主持院事。色空喇嘛当过先皇替身,也是乾隆宠信之人。色空刚到寺中,还算安分守己,没过几个月,便露出邪恶本相。他白日吃斋念佛,夜晚掳掠民女,后来甚至发展到大白天,每逢遇到姿色的嫁娶新娘,只要打此路过,难免遭劫侮辱。因色空有飞檐走壁的武艺,又使得一手好刀棍,凶恶残忍,无人敢惹,死在他手下的人数以百计。遭受蹂躏的女子有的被放回,但也都不敢言其实情,有的被卖到远方妓院,还有被杀葬于寺后乱冢。对此,老百姓只好忍气吞声,亦有大胆者,将其告至州衙,但碍于皇上,受状官员皆装聋作哑,根本不予理会。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秋,太子太保刘墉(刘罗锅)赴景州巡视民情,住进府衙。夜间,他审理诉讼案件,看到联名控告色空奸淫民女诉状,案情重大,非同一般奸案。第二天,刘罗锅微服私访。不几天,将案情查得一清二楚。刘罗锅深知色空来历,不敢擅作处理,决定奏明皇上定夺。乾隆阅览奏章,对色空行径也十分恼火,但判令斩刑又于心不忍,如草率了之,又恐难堵众百姓之口。于是,对刘罗锅说,色空有失佛家德行,念其年幼无知,对其严加惩戒,惊吓惊吓,惊惊怕怕也就是了。刘罗锅领旨后返回景州,来到留智庙护国重兴寺院开阔处,掘一深坑,下令将色空等近百名恶喇嘛一起拿下,埋入深坑中,每人只留一秃头在上,又令士兵和州衙取来准备好的铁犁、木耙、骡马等,在场人员不知其意,百姓们也将现场围了个水泄不通。刘罗锅见一切准备停当,立马传旨:“圣上有旨,色空等一干喇嘛罪大恶极,耕(jing)耕耙(pa)耙,以示惩罚!”
话音一落,骡马拖着铁犁、木耙,在众喇嘛头上耕来耙去。没转几圈,秃头乱滚,血肉横飞。在场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刘罗锅巧借汉字的同音不同义,为留智庙百姓智取除掉恶喇嘛的故事,一直为景州一方百姓交口传颂。
其三,三大才子与留智庙
一百年前的一个冬季,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奉诏到保定任直隶总督。他从南京北上,在一场小雪之后,来到了北方小镇留智庙留宿。晚上,曾国藩闲暇无公事可理,就在镇上的韩氏店馆给儿子曾纪泽写了一封信,详谈一路见闻,纵论修身之道。那封家书第二天就快马送往湖南,曾国藩这封家书给古镇留智庙留下圣贤家教的样板,其快传家书的做法,也显示了曾国藩对家教的高度重视,这成了留智庙人抹不去的历史记忆。
比曾国藩较早一些的纪晓岚,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讲到自己和一位读书人进京巧遇,夜宿留智庙,两人缘情甚笃。纪晓岚说自己曾酣梦中有狐仙点拨,最后才得以金榜题名。这段趣闻让古镇留智庙又笼上了一道浓浓的神秘色彩。
清代中叶浙江文人吴炽昌曾游历留智庙,并在他的笔记小说《客窗闲话》里记录了一些留智庙的见闻,特别是留智庙由来的叙述,为后人研究留智庙留下了珍贵资料,留智庙人至今感念这位江南先贤文人。“吴士炽昌,其才华敏妙,学究天人……,后乃出《客窗闲话》,录有留智庙由来也”。
(致谢白草洼村刘占奎老人)
2020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