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拜见冯书根

(2011-01-27 08:41:50)
标签:

杂谈

    http://s4/bmiddle/5035f8d1te0bdc92b9133&690                      (刘保国         冯书根       郭俊禹)
    对于冯书根,这个名字在衡水文化界,有一定知名度。我早就听人说过,衡水市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市广电局机关党委书记。并且,前几年,我们交通局单位机关党委书记赵常山同志曾送给过我他出的一本《根的随想》一书,认真阅读后,感受颇丰。后来,我就更加关注喜爱他的文章了,文风朴实,情感真实,但虽都生活在衡水市区,工作单位前后院,就是没见过面、说过话。

   最近,从衡水报上看到冯书根又出新书《根的智慧》的消息,我就萌生了要一本的想法。我在交通系统人员中认真筛选了一遍,谁能把我引荐去见他呢?我想到了刘保国,我们交通局交战办主任,我的一位熟悉可亲的大哥,他曾和冯是战友,与其说明缘由,刘老兄愿意帮忙此事。于是,我们在1月27日下午,刘老兄事前联系,声称有一“粉丝”郭俊禹想见学习,一同去冯书根家拜访求书。

   位于市区前进大街与胜利路交叉附近的一片广电局家属院,我们开车进入,走进一栋最里单元的一楼西侧,这就是冯书根的住处了。一位富态的男子站在门前,刘老兄打着招呼,把我介绍给冯书根,我不停地喊着“冯老师,挺崇拜你的!”进屋落座,这是一个创作室,屋里都是摆放摊铺开的书、纸等文房四宝,墙壁上挂着的都是字画,俨然是文化家庭展馆。其实,冯书根一家并不在此生活,如今退职后无事,有时自己在此创作而住。

    “我非常忙,我时间不够用,一会儿哈院、文联的人还要到我这里来要书……”见面后的几句话,使我备感疑惑。文章那样情感丰富,亲切热情的作者,就是眼前的这位著名大家啊,或许退职的他真得比上班时间忙多了。刘老兄简单几语“送我们几本书,我们就走!不过多的打扰你了,年后我安排个场,我们战友坐坐!”

    这时,冯书根把我们领到那间北屋里,都是他出的那些书,没有打开包的,堆了半屋子,他给我们每人拿了一套。他那新出版的《根的智慧》一书,还不愿意送给,不管咋的,有他的战友刘老兄在此,爱好书籍的我,还是厚着脸皮自己拿了一本,这样冯书根出版的7本书(《根的祝福》、《根的祝愿》、《根的随想》、《根的情愫》、《根的漫步》、《根的心境》、《根的智慧》),我就收集齐全了。

   “冯老师,给我们签个名吧!”我向冯书根提出了要求,“这么些书,我要签还不签到晚上啊,什么也别干了!”他开玩笑的说。“那么就签一本留个纪念好了”,这样,他走进南里屋,开始给我们签字,我拿出照相机照下了他签字的身影,随后,让随从的另一位同志,给我们三个照张合影,但技术原因,也没照好,留下了这难得的遗憾!匆匆来、急急离,来往共计20分钟。

    翻阅诸书,追根寻源,略感有得。就像冯书根的同事好友张东振在书上说的,“书根同志很达观。为文,他是同行同事当中自学成才的一个;为人,他是热情、助人为乐、憨厚的学者;工作,他不辞劳苦,效率第一,年年都是先进”。冯书根博学多才、勤于思考,在工作之余坚持秉笔勤书,以诗歌、散文、随笔、叙述、札记、报道文学等文体,深入浅出、朴实无华的笔墨,撰写出了饱含水分和营养的大量文章。先后出版了“根文化”系列丛书。在这些书中,我看到了他仰望天空,俯瞰大地,目既往还,心亦吐纳,从胸中涌荡出来的许多人生感悟,从心灵深处渲泄出来的欢乐与悲愁,凝重与轻松,物我双会,见物见心,从而呈现出一个真实的完整的鲜活的生命。《根的祝福》是生活积累,是他真实人生的感悟,祝福所有朋友、同事、亲人、乡亲和读者朋友们的生活得幸福;《根的祝愿》是思想小品,一条主线贯穿,就是劝人多读书,多长知识,用知识武装头脑,去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伟大时代;《根的随想》是真性情,修身立德养性,交友悠闲雅致,做一个好人,活的有滋有味,多姿多彩,不枉一生;《根的心境》是禅文化,洗心易性,闲邪存诚,让读者沐浴了佛光法雨的洗礼,使人的心境像被一束阳光照亮,似乎捂得人的真如自性;《根的漫步》是“思想”脉动下的审美冲高,是五十岁以后要常翻翻、常念念的书,文章表里如一,爱憎分明,率真自负;《根的情愫》是道德篇,以其极踏实、极真诚、极认真的态度走进了《老子》和《庄子》,“理论联系实际”,坚守高尚品德品质之根、乐于奉献的思想之根、灵魂纯洁善良之根;《根的智慧》是哲学书,对《易经》的象数与义理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释和解读,是平常人费好大功夫也看不懂的深奥书。

    人德文品凝笔端。冯书根在《艺术创作需要激情和灵感》一文中说的,“一个人的情感越是高尚,理想越是远大,它所激发的激情就越深刻,激起的灵感的火花就越明亮”。多年来,“淡泊名利”使他逐渐清醒,追使他在知识的田野上默默耕耘,在艺术的海洋去奋力搏击,在教学的课堂去认真培养新秀。品读冯书根的作品,我们会读到他的内心世界:一是持道修德,行仁游艺,他把德行和操守作为人生的第一要务;二是修身养性,淡泊名利。在当今社会喧嚣、欲壑难填的浮躁氛围中,能够低调做人,甘于寂寞,“修身如执玉;积德胜遗金”是难能可贵的;三是治学有恒,励志不移,把读书作为人生一大乐趣,一大福气,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在他的书房悬挂着一幅自撰自勉的书法对联:“读书真福乐赏画陶神;翰墨犹笔润观韵写怀”;四是达观卓识,远观畅怀,他以丰厚的学养和宽广的胸襟,仰观俯察,寻穷天下,用手中的笔抒发浩然正气,歌颂真善美;五是深爱故土,歌唱衡水。他在衡水工作了40余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对这里的人文、历史、风情都有着深深的挚爱与情感。

   我要感谢我们单位刘老兄。

http://s16/bmiddle/5035f8d1t75e0ed0f2f4f&690

 http://s8/bmiddle/5035f8d1t9add8426cb07&690

http://s14/bmiddle/5035f8d1t9ac9468af29d&690

http://s3/bmiddle/5035f8d1t9ac9471f0d72&690

http://s1/bmiddle/5035f8d1t9ac947b0c7f0&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停博告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