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经典《珊珊》改编的可能性
标签:
《珊珊》《新不了情》鱼美人李菁关山尔东升张仲文张燕何梦华 |
分类: 看电影 |
李菁
张燕和李菁
李菁、关山、张仲文
以今天的眼光看,1967年公映的邵氏经典之作《珊珊》已经略显过时,但在当年,这部影片是一部口碑之作。该片曾获亚洲影展最佳影片、金马奖优等剧情片及最佳录音三项大奖,这三项大奖足以彰显该片的成就。但我想说的不是这部影片的成就,而是它在今天改编的可能性。
我之所以有此一念,乃是鉴于尔东升成功改编了《不了情》,拍出了超越经典的经典之作《新不了情》(1993)。2008年,尔东升翻拍自己的旧作。可惜我还没有看过这个2008版,不便作出评论。
我一共看过三个版本的《不了情》,一是陶秦导演的《不了情》(1961),二是潘垒导演的《新不了情》(1970),三便是尔东升的1993版。1961版的《不了情》今天看来是有点落伍了,但仍然堪称经典,是那个时代最出色的文艺片之一。1970年的《新不了情》是一个不太成功的翻拍,故事基本源自1961版,但导演的技巧明显有欠圆熟,也不及旧作感人。1993版是一次超越式的翻拍,在故事内核不变的前提下,拍出了当代感,人物塑造也极为丰满,感人之处也把握得分寸无差。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是,林黛因《不了情》在亚洲影展四封影后,创造奇迹;而袁咏仪在凭《新不了情》获得金像奖影后之后,翌年又凭《金枝玉叶》一片蝉联影后。“不了情”这个故事是能够给演员带来好运的,甚至会帮助她们创造奇迹。
邵氏出品的文艺片,令我印象深刻的有李翰祥导演的《后门》、陶秦导演的《不了情》,再就是这部《珊珊》了。《珊珊》由邵氏最忠诚的导演何梦华(印象中他一生好像只为邵氏拍戏,未事他主)导演。何梦华是一个能工巧匠型导演,涉足多种类型片,但成就普遍不高,他导演的最好的作品,当属这部《珊珊》,乃是一部感情极为丰沛的作品。
《珊珊》其实跟《不了情》有极大的相似之处,主人公都得了癌症,然后她们都在去世前的日子里,竭诚尽力为身边人谋幸福,他们在生命的最后的时光里表现出来的品格让人既敬且悲。不同的是,《珊珊》中的珊珊经历了一次性格的转变,她原来是一个刁蛮、任性的女孩,在得知身患绝症之后,幡然醒悟,全心为家人好,更乐为善事,同时她也因此招致许多误解。所谓“人之将死,其‘行’也善”,大概道出了这部影片的主旨。
《珊珊》由邵氏的娃娃影后李菁主演。1964年,李菁凭《鱼美人》一片获得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时年16岁,故谓之娃娃影后。我也看过《鱼美人》,在我看来,李菁在片中的表演并不抢眼,我倒觉得她凭《珊珊》获奖会更加显得名至实归。李菁饰演的珊珊,经历了一次性格转变,这是较有难度的地方,但李菁演绎得非常出色,19岁的她向我们展示了成熟的演技。
张燕在片中演珊珊的姐姐,她和李菁扮演的女学生形象,清纯无敌。当年被誉为“最美丽的动物”的张仲文饰演珊珊的母亲。以今天的眼光看,张仲文实在算不上美女,但那个时代的人们的审美观就是这样的,此种审美观大家也可参照林黛的那张大脸。此外,关山在片中出演珊珊的父亲,而他也是1961版《不了情》的男一号。关山是谁?不知道大家看出来没有,他是关之琳的父亲!
我原先对这样的故事放在当代,是不太有信心的,但尔东升1993版的《新不了情》让我看到了超越的可能性。《珊珊》的改编必须保留其感人之处而对人物、情节大动手术,否则容易缺乏时代感,难以让人信服。而改编《珊珊》的最佳人选,无疑还是尔东升导演。尔东升导演去年的《新不了情》差强人意,今年的《新宿事件》又广遭诟病,何不尝试一下改编这部《珊珊》?
当然,我的想法只是一厢情愿,但参照尔东升对《不了情》的改编,我认为改编《珊珊》真的大有可为。今年金马奖奖掖《不能没有你》,说明感动人的电影仍然大有市场,而新版的《珊珊》,也将会感动人。
不过,到目前为止,以上所言,暂归入痴人说梦一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