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族融合与元散曲研究》

(2012-03-22 16:42:28)
标签:

文化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这样总结中国文学史上的几枝奇葩:“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其中,元散曲尤以其多民族的交融性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独特的存在。该书作者云峰教授正是以元散曲的多元为线索,详细而透彻地为我们展示了元散曲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在元代别样的社会环境下所呈现出的奇异的魅力。

 作者深刻地分析了元散曲产生、发展的自然与社会土壤。不同于一些学者认为元朝推行的民族歧视政策在阻碍了民族交流的同时亦影响了元散曲的发展的观点,云峰认为,北方少数民族在以武力征服了汉民族之后往往在文化上处于被动状态,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少见,从战国时期胡服骑射的奇异景象到唐代胡汉文化的进一步交融,异域文化的渗透无疑成为汉文化进一步发展与繁荣的复壮剂与补强剂。所以,文化的对垒只是相对的,交流与互补才是彼时文化领域真实的状态。

 元散曲的发展“在时间的延续性、地域的广袤性、文化的多层性、文艺的结合性以及审美的世俗性等多方面都是空前的”,云峰以其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与丰富的知识积淀,从中华传统文化的多元性出发,在元散曲研究领域开辟了新的境界,可使读者更准确地把握元散曲发展的脉动,进而更好地推动元散曲研究的发展。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2011.6.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