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眸:班主任笔记》烛照青春心灵

(2010-07-19 23:45:09)
标签:

班主任

笔记

青春

心灵

教育

学生

校园

分类: 新书信息

作  者: 龚志民 著

出 版 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3-1

 

内容简介:

教育叙事不为猎奇刺激、俏皮搞笑,只为从一颦一笑中寻找生命与成长之真。本书记录了教育原生态下的青春心灵与行动——愿以此作为那些有心的教育工作者悟人教育之海、开启创新性灵的借鉴,乐于反省的学生们亦可从中找到自己青春的零碎的倒影。

真师育人,追求事、理、情的圆融统摄,在和谐中竞争上进。不拘于刻板地教训,不算计于功利的得失,不以“制服”青春的叛逆为荣,所以本书试图从人文的角度来表述一个普通的、热爱青春的班主任的情怀和工作方法。

教师,天然地负有育人之责,面对青春应目光如炬、情怀似海。书中多样化的德育题材,旨在示例和说明:真师育人,首先要有一双洞烛春、体察生活、倾心阳光的深眸,而后才有思、有行、有变、有新,有一轮与学生共享的、不老的青春艳阳。

 

作者简介:

龚志民,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海口市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教育部十一五重点课题“生态体验式德育案例与问题研究”、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日记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课题组核心专家之一。从事中学语文教育20多年,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在《光明日报》《试教通讯》等报刊发表论文70余篇,已出版教育专著3部,先后十余次获得国家、省、市各级教育教学奖励。

 

目 


自序:出发吧出发吧,我听到清晨的露珠在歌唱
故事启迪篇
千面青春——帽檐后的深眸
 中学生的故事
  1.守台球桌的优秀女生
  2.笃行不移的退役乒乓球队员
  3.“祸不自我起”——一句话改变一个“差生”
  4.云间一条缝,园中一片春
  5.打工者的孩子:爸爸送报我当家
  6.勇敢的山村少年与怯懦的都市少年
  7.委屈的少年,手工的天才
  8.因为爱,所以不立即阻止
  9.报料风波:张扬的女生和她的“老狐狸”班主任
  10.初一C班轶事  
  11.你的好奇我最懂,你的顽皮我喜欢
  12.骂母亲“贱女人”的聪慧学生
  13.喜欢散步的三好学生东方斌
  14.家访的意外体验
  15.四个芒果
  16.成绩倒数第一的副班长
  17.现代小淑女
  18.校园围墙外的体验:在星光下同行
  19.一绺白发的早恋女生
  20.流泪的姐姐与网虫弟弟
  21.最后一个圣诞老人
  22.会算账的电力公司老总的儿子
  23.人格缺失:扮帅扮成母校的保安
 ……
规律方法篇
感悟体验篇
学科渗透篇
后记 真行者,欣赏所有的水流花开

 

书摘:

 

静默的石头会唱歌吗?我想说不定真的能呢。读懂少年的灵性,才能算是真师、明师。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一种生命——哪怕是卑微的生命,其律动的节奏、唱出的歌都绝不会一样。只是未见得每个人能听得见、听得懂。良师,首先必须是仁者、智者,而后才可言教化、说熏陶。

一个新的班主任,往往最先认识的是班上最调皮和最优秀的学生,因为他们引入注目,班主任对他们的关切自然会多一些。俗语说“会哭的孩子有糖吃”,人之常情。但父母面对的是一个或几个子女,班主任面对的是年复一年、青春永恒的群体。所以,糖不能仅给会哭、会笑、会打闹的孩子吃。从事班主任工作,首先抓住优劣两头是正确的,却不应就此止步。学生的性格干差万别,班主任都应该逐步了然于胸,尤其对那些平时静默的学生。

内向静默的学生,不等于不需要关爱、不需要倾诉,他们的心灵世界或许比活泼开朗的学生更丰富复杂、多姿多彩,哪一个少年的心中没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只要有一颗年轻的心,就总有一份默默的盼望,盼望阳光、雨露、爱和被爱。

我遇到过好多沉默寡言的学生,但只要善意地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总是给我意外的震撼。在深圳做班主任时,我的班上有一个女生名叫刘丽,一天难得听到她说几句话,但成绩却长期保持全班第一名,这里面有没有什么奥秘?

……

http://img31.ddimg.cn/98/11/20831381-1_o.jpg

书评:

 

百花亲溉,挥袖必香  
谭新民

遗憾,是我与龚志民老师初次相识的感觉;羞愧,是我读了龚志民老师的这本书后的心情。

几年前,第一次听龚老师的课,就感觉到龚老师的课朴实无华、文化底蕴很深厚,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扎得很深,儒释道的一些精华奥义,在课堂上常常不着痕迹地渗透于教学中。远非一些花哨作秀的所谓公开课、展示课可比。于是,心有灵犀的行家说,照这样教学,三年熏陶下来,学生将不得了!我不敢说对中国传统文化很精,但是很热爱,甚至于很偏爱;偏爱到成了“孤家寡人”,每逢读到一篇佳作,或者函咏再三有所省悟,总想找人一吐为快。然而,这么多年来,我只能是书剑一杯茶,独乐无知音。为此,我曾作《无题》自嘲:

 

天长水阔一帆小,

涯洲执鞭击浩淼。

浮萍海隅吟短笛,

云霭赤壁觅洞箫。

谭议古今哦风月,

新悟释老泯昏晓。

民无贵贱君何轻?

题上青丝一秋草。

 

未曾料到老冉冉之已至,竟然天赐同好。于是引龚老师为忘年知己,隔三差五总要一吐喉鲠。虽然,毕竟夔一姗姗,故觉遗憾。

尽管我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就忝为人师,但在大学时代,却雅好“小学”,错误地以为中等教育教学池水太浅,难以有大作为,惟有“帮滂并明”方能显洒家手段。孰料天行有常,三十多年来洒家依然在三年一个轮回的“池水”中打转,而且德行不改。直到看了我的忘年知己的几本书,才愧然觉悟,原来“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不是戏言!龚志民老师居然在“太浅的池水”中做出了大事,不仅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卓有建树,而且在中学教育管理上竟然也有声有色!惭愧呀惭愧!执鞭三十多年的洒家相比之下,俨然傻家一个!

我常常向学生推荐龚志民老师“优美地表达思想,艺术地揭示哲理”的教育教学艺术,这本书是展现他近二十年来艺术地教书、优美地写作、哲理地育人的人格历练佳作。这么多生动鲜活的教育管理实践、这么多深刻睿智的班主任工作案例,断不是坐在研究所呡着香茗琢磨得出来的。常年见天耕耘在百花园里的园丁,即便汗渍斑斑也可在不经意的举手之间挥袖飘香。龚志民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园丁,这本书就是这样的一袖馨香。

“教师就是教材。”其实一个优秀的同事何尝不是教材!我想:如果早几年遇到这样的同事,该多好!不用扬鞭自奋蹄,我也能够做得跟他一样好,或许比他还好!对我来说这个“如果”实在是“以往之不鉴”的事;但是,对正在读师范专业的学生、对刚刚跨上三尺讲坛的年青老师、乃至有志于把基础教育教学当做一项事业来做的中青年教师,如果不读龚志民老师的这本书,那才是真正的遗憾。

既然“来者犹可追”,为人师者为什么不追呢?

2010年5月  谭新民于天涯浮云斋

 

当当网购: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831381&ref=search-0-A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