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记者到我社采访
(2008-11-14 11:17:34)
标签:
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文化 |
分类: 出版社动态 |
值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将从11月中旬开始,在每天午间《中国新闻》中推出15集大型系列直播节目《直播广西》,全面展现50年来广西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果。为此,中央4台前期派驻记者在广西采集素材。根据自治区新闻出版局的推荐,记者曾于10月15日对我社进行了采访。当天下午,采访者在区新闻出版局图书处崔放玲处长的陪同下,在我社陈列室对何林夏社长进行了访谈。何社长向对方概括介绍了我社的基本情况、发展特点、主要经验、改革创新的一些思路,并引记者参观了陈列室,展示了两种获得“中国最美的书”荣誉的《荷兰现代诗选》、《牡丹亭》等一批优秀图书,同时讲述了书里书外的一些细节,引发了记者的浓厚兴趣。“他们的每种书里都有一个故事!”记者向剧组电话报告。他很希望对我社进行更深入全面的采访,但因行程安排所限,便和另一名工作人员在为时四十多分钟后完成了在我社的采录、摄制工作。
访谈记录:
问:首先想请您介绍一下你们社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答:我们社的发展特点可以概括为:
(一)业务经营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1986年成立后,是个单纯以教育图书出版为主的出版社,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家综合性的、具有集团规模的出版单位。其综合性体现在:
1.图书门类不仅有各类教材、助学读物,学术人文图书所占的出版比重也越来越大。
2.横向上看,出版物资质除报纸外,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门类,如图书、期刊、数字出版、电子音像等。
3.从纵向上看,产业链比较健全,包括出版上游的照排、印刷,出版下游的图书批发及零售,以及咨询策划、广告设计、教育培训等多个方面。
(二)注重平衡发展,各方面都力求完善。
1.在选题策划上,视野比较宽。在做好教育出版的同时,学术人文图书近七八年来在国内外也有了较好的影响,曾被誉为“社科新三家”,形成了一定的品种规模。
2.为了保证图书质量,出版社近年来在印制、装帧设计上也下足了功夫。在全国图书印装质量评比中,连续7年荣获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银奖、铜奖,多年位居广西第一,并已跻身国内出版社前8名。装帧设计上,在全国居领先地位,在2006年第六届中国大学出版社书籍装帧艺术评奖活动中,送展图书获奖总数居第1位。
3.在出版社的经营规模上,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大学出版社前10名。
4.员工的学历水平、职称普遍较高,在自治区内保持领先。
5.积极开展版权贸易,已经同欧美及亚洲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
6.出版社的改革创新力争走在前面,一成立就是自主经营的企业法人,较早建立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定岗定薪的管理体制,使大家充满了创业的激情和活力。
问:你们社很早就布点北京等外地城市,这在扩大影响力方面有什么作用?
答:2000年以来,我们社先后在北京、广州、南京、南宁、上海成立了统一以“贝贝特”命名的公司,被人们称为“花开五朵”。通过各公司的辛苦努力和社里的规范管理,它们都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为出版社图书品种的丰富、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的增强做出了重要贡献。
问:作为一家隶属大学、地处偏远的出版社,能做出这种成绩确实很不容易。很多发达地区以教育为主的出版社都未必有这样的规模和成果。您能否概括一下出版社的成功经验?
答:要说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学校的大力支持。学校给了出版社很大的支持和帮助,比如通过科学民主的管理保证了出版社稳定长期的发展,使社领导班子能主动进行长远规划,而不是一味追求眼前利益。这是做出版所必需的。二是全社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业愿望比较高,大都具备了较好的素质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具有艰苦创业、踏实肯干的精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