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8北京书会报道之2: 易中天、陈丹青、孟宪实、蒙曼四人谈

(2008-01-17 22:14:09)
标签:

易中天

陈丹青

孟宪实

蒙曼

文化

分类: 出版社动态
    1月8日下午,易中天、陈丹青、孟宪实、蒙曼四位作家、学者集体参加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新书推介会。会上气氛相当活跃,四人妙语频出,个性纷呈。

    会上,有人提到了《百家讲坛》让易中天越来越有点不像学者了。对此,记者也抓住难得的提问机会,让易中天谈谈《百家讲坛》为其带来的“成名”这柄双刃剑。易中天大吐苦水:“媒体常常搞出来一些伪问题来问,比如什么国学热、历史热都是极为不准确的。历史是门学科,怎么能热呢?我们这些人都是搞学术传播的,我们一直在做这件事,怎么能说我们像不像学者呢?其实我们像什么都不重要。”易中天还提起一个例子,“有家媒体的新闻标题是《易中天加盟‘好男儿’》,下面还有行小字,‘正在积极联系中’。”易中天说自己被搞得哭笑不得。

    易中天还呼吁媒体说:“《百家讲坛》为了更好地传播国学知识,的确采用了一些艺术手段,比如小说、评书、相声……但这些都是药引子,希望大家更多地关心药。”易中天还解释了这些传播方式所遵循的过程: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

    在回答记者提问中,易中天透露了自己和《百家讲坛》将再度合作的消息,“我们这次合作仍然在中华文化的范围之内,它的学科门类和讲课内容完全不同于第一次。我们将通过这样的节目寻找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实际上是把我们民族优秀的东西传承下去,这是我们和《百家讲坛》全体努力的方向。”他同时也对所谓“明星学者的提法不屑一顾,认为上电视和出名并不会影响他的学者身份。对此,陈丹青也表示赞同,他认为国内媒体对“学者上电视这一事件本身太过大惊小怪。

    在谈到“小于丹外号时,蒙曼再次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她希望媒体在注意两人外表的共性以外,更关注两人的不同之处。

    在现场揭晓的广西师大版2007年年度5本好书中,陈丹青的两本图书《退步集续编》和《纽约琐记》(修订版)入选,成为最大的赢家。另外的三本入选作品为易中天的《成都方式》、孟宪实《孟宪实讲唐史》和钱理群的《我的精神自传》。

 

 

《长江商报》报道摘要

 

  2008北京图书订货会现场大腕云集

  一年一度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于1月8日—11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630家参展单位到会。同时新书发布会、书稿版权交易会等众多活动也在开展中。昨日的活动,汇聚了上百家媒体人士、气氛最热烈的则属在北京贵国酒店召开的易中天、陈丹青、蒙曼、孟宪实做嘉宾的“广西师大出版社媒体感恩会暨新书推介会”。
  去年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的易中天的《成都方式》,陈丹青的《纽约琐记》、《退步集续编》,孟宪实的《孟宪实说唐史》市场反应和读者反应都很不错。《蒙曼说唐:武则天》则算是2008年的开门红,1月5号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便签售了5000本。

四文化名家谈新作

  会上,凭借“百家讲坛”于2006年走红的易中天向大家介绍了将与百家讲坛进行第二次合作,内容是追溯传统文化之根源。
  据闻,易中天在《百家讲坛》栏目的新节目正在筹备中,共36集,预计2月开录,6月中旬与观众见面。为了防止先录节目再出书遭遇盗版,易中天决定先出书再播节目。至于节目内容他拒绝透露。
  简短发言后他说一句“林语堂先生说精彩的演讲就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便把话筒递给了旁边的陈丹青。
  陈丹青不谈自己的书,只介绍他的恩师华裔作家木心在2008年将出的《云雀叫了一整天》等四本书。孟宪实介绍了2008年将推出自己研究了七年的课题,《敦煌民间结社研究——一个中国古代社会民主个案》。他说大家历来认为中国没有民主传统,在政治思想领域确实不存在,但在民间社会中,这种民主结构的社会组织广泛存在。他希望该书能给人这样的印象:提供历史解读很重要,提供历史事实更重要。
  蒙曼则用极富感染力的声音说“唐朝是一个胸怀博大意气风发的时代,武则天是一个独一无二具有颠覆力的女性”,她作为普及历史读物的作者,希望这几句话有助于读者了解《蒙曼说唐:武则天》。这本是她为“百家讲坛”录制的节目。说太平公主、说唐玄宗节目是否播出还未确定。

陈丹青抢话筒:我像不像艺术家,我根本不在乎

  此后的媒体提问时间虽然只有十分钟,但易中天的回答充满风趣,陈丹青的回答则将他一贯的个性和直率显露无余。
    关于“国学热”的问题,易中天说,“国学热”是杜撰的,也没有所谓国学超女、超男。关于“国学热怎样降温下去”的说法,他说,国学“根本没有热过,哪有降温?”
  关于“还能静下心来搞学问吗”的问题,易中天说“我早就静下心来了,我的心一直是静的,是有人替我着急,把我描述成不静的样子。”并说“百家讲坛什么时候有把我变得不像学者吗?”
  陈丹青这时不禁接过话筒讲,“我被认为是艺术家,我一点都不在乎自己像艺术家还是不像艺术家。我根本不在乎。”
  另外,易中天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以后也许还要写小说。他说喜欢方方、池莉、刘震云一类的作家,但这并不表示写小说就要“借鉴”他们。
  对于本报记者的另一提问,“既然写过《成都方式》,作为与武汉渊源颇深的学者,会不会写一本“武汉往事”此类题材或以此为基调的作品?”他说“不可能,不管多久以后都不可能,因为方方、池莉已经写得够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