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 那一片土地——(27)金碧辉煌

标签:
旅游德国维尔茨堡germanywurzburgrzburg |
分类: 德国 那一片土地 |
德国 那一片土地——(27)金碧辉煌
巴黎凡尔赛宫的镜子厅与维尔茨堡的大主教宫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过被美的事物冲击或者震撼的时刻,在那一瞬间,我们找不到确切的言语来表达自己,除了发出“啊、啊”之类简单的感叹之外,还能想到的就只有成语了。“金碧辉煌!”当我们在波斯坦无忧宫的大厅、在Charlottenburg的瓷器厅、在Neue Palais的贝壳厅、在巴黎凡尔赛宫的镜子厅……我们都抒发过如此的感慨,但是在维尔茨堡的大主教宫,一走进镜子厅,这里的金碧辉煌,让人仿佛寻到了这个成语的本源,它超越了时代,超越了我们感官对于心中感受的解释。
自古以来,用黄金来装饰房间已是显示奢华、尊贵、高雅和富丽堂皇的极至,难道还有比黄金更昂贵的装饰材料吗?十八世纪,人们发明了镜子,这个明晃晃的东西一下子让人类看到了两个世界,一个真实的,一个虚拟的。原来人们的财富、欲望、崇拜都可以复制的,一时间,镜子的价值高于黄金而且只有皇族才可以享用。维尔茨堡的大主教宫的镜子厅正是用黄金和当时比黄金还要昂贵的镜子装饰起来的。厅内的边角沿线全部用金泊打造的具有艺术造形的花和叶的图案装饰,穹顶的中央镶嵌着一面大镜子,四边有四面较小的镜子衬托,镜框均用金铂花叶制成,另有绘画和人物头像装饰于穹隆的空间。每一面墙壁和每一扇门中央是一面黄金镶边的镜子,四角是小精灵和人头像组合成的纷繁复杂的图像。这十几面镜子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相互映照,不知又出现了多少面镜子,镜子里辉映着满屋的金色,把这般太阳的光彩推向了纵深的极限。
在1740年这是最时髦的洛克克装饰,但是在大主教宫的镜子厅、皇家居室和皇家大厅能够把洛克克装饰演绎到如此登峰造极的人不是天才就一定是疯子。当初,大主教宫殿完工以后,在当地找不到人敢于承担宫殿的内部装饰,因为当时的要求是既要符合国际标准,又要反应时尚的美学标准。工匠是从欧洲各地招募来的,负责内部装饰的是一位叫做Antonio Bossi的人。在工作中,他常常采用打破常规的形式,恣意中断设计方案,对于工作的痴迷已经让他处于疯狂的状态。十分遗憾的是在内部装饰完工时,他并没有亲眼看到自己的杰作之大成,此时,他作为一个精神病患者,正徘徊在Bürgerspital Charitable Home慈善医院的走廊间。但是,由他创造的维尔茨堡洛克克式装饰影响了那个时代,而他建造的镜子厅在二百多年以后仍然令世人眩目。
再多说一句。在1945年的空袭中,大主教宫两翼的宫殿被彻底炸毁,宫内的装饰被投入一片火海之中。德国人记住了一位名叫John
D.
Skilton的美国军官,是他在美军进驻维尔茨堡之后,让士兵们在残存的大主教宫的主要房间的天花板上搭建起临时的蓬盖,保护了残存的古迹。仅凭着历史上留下的黑白照片,镜子厅在1987年重建,完全保持了当年的辉煌,德国人得意地说:“no
one would dare claim that contemporary craftsmen don’t know their
trade.”(谁敢说现代的工匠不熟悉他们自己的行当。)
巴黎凡尔赛宫的镜子厅穹顶
注:维尔茨堡的大主教宫内不允许摄影,故选在巴黎凡尔赛宫的镜子厅的部分照片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