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文化产业需要创造全新空间

(2013-05-29 09:09:41)
        现在的商业竞争巳是非常立体、甚至无孔不入。广州机场安检后也推出迷你型智能视频行礼车,其功能不少,主要目的当然还是广告。
        目前在中国做广告、策划乃至传媒和整个文化产业,已是很艰辛的行业。在这类行业中云集着很多你死我活的相互残酷竞争的人精,他们成天绞尽脑汁,但依然难有建树,因为整个蛋糕的规模相对还是不大,使从业者大都活在巨大的压力中。
        中国的文化消费市场本来不小,但受体制压抑后出路很窄,再加上市场需求的挑剔,多渠道竞争,于是就出现极端难做的现象。出路肯定有,那就是开辟新的产业模式,制造新的市场空间,就像当年的马云那样,丢开传统商业模式,创造新市场。假如不创新,那么多人精挤在一个狭小的格局中抢饭,迟早这些人会抑郁、痛苦和绝望而死。
        文化产业的出路的确在于创造新空间、形成新市场。如果你能着眼于大思考,能动脑筋去制造一个全新的市场,你就会觉得其实竞争很小,甚至没什么人和你竞争,你甚至还会因为太没竞争而产生优越的高处不胜寒的职业孤独症,那是一种愉悦的孤独和牛逼。
        回想当时中国期刊市场非常没落,但我们却看到了一代新人的新消费需求,于是我卖掉了广州的几处房产,投资创办了全新的时尚文化消费的女性杂志《希望》。这个定位在当时就没有竞争者,等于我们制造了一个新市场。结果一出来《希望》就成了热销刊,发行连连破新。由于我自己也被逼每期写专栏,结果后来汇集成册,有了畅销书《姜汤说女人》。
        那时我们的广告真是多得很,经常还要排队,等别人模仿《希望》,也来办这种刊时,我们看着他们跟进市场巨亏,而我们已经悄悄策划将《希望》送进上市公司,让文化产品大大方方进入资本市场。那在当时的中国应该是第一的创举。这样的创新和这样的跟风市场中永远存在,关键是你愿意做什么样的人。
        中国文化产业应该有非常巨大的发展空间,体制永远都是一种客观存在,聪明人总是能够在现有的环境中创新。如果今天的文化产业投身者能明白跟风只有死,创新才能活,就有可能找到出路,就有可能形成新的产业格局。这是个关键。
        说来说去,仅凭小聪明、小点子根本解决不了文化产业竞争中的大问题,要有制造一个大市场的智慧才是大智慧。当然这需要实力,但更需要心胸无比宽阔的市场要素重新整合的超级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