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撕下了“去行政化”的假面孔
(2011-07-21 22:32:37)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 |
www.jyb.cn 2011年07月21日
南方科技大学召开首次理事会,南科大校长朱清时在会上首次向理事会成员报告了南科大的办学思路和发展规划。记者从有关渠道获悉,出席南科大首届理事会的20名成员中,一半是政府官员,另一半是大学校长和企业家(7月17日《广州日报》)。 南科大首届理事会成员一半是现任政府官员,30%为现任或原任大学校长,20%为企业界董事长。南科大首届理事会成员的新鲜出炉,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南科大终于在制度层面上彻底撕下了“去行政化”的假面孔。 南科大理事会干什么用?理事会不是摆设,不是吃干饭的,可以说,南科大的所有重大事项由它说了算,由它最后拍板。 南科大首届理事会理事长由深圳市长许勤担任,经理事会批准,副理事长由市委副书记王穗明、副市长吴以环、省教育厅副厅长魏中林担任;秘书长由市政府秘书长李平担任。(据7月17日《广州日报》《深圳商报》)南科大首届理事会成员一半是现任政府官员,其他成员多少与官员沾亲带故,问题也就来了。 政企不分,机制僵化,活力不足,才有“产权明析、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国有企业改革,才有国有企业的重新焕发新机。同样的政校不分,高等教育改革缓慢,广大人民群众意见很大,才有南科大的筹建试点,希望“政校分开”,以此为契机推动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步入一个改革发展的顺风道和快车道。 对于“政校分开”,尊重教育规律的一大批校长、一大批知识分子是作出了不懈努力的。比如蔡元培先生“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民主办校”、“教授治校”;比如竺可桢先生委婉劝解教授们接受国民党强制的退伍军人插班就读,但是对考试一视同仁,绝不迁就照顾;比如“以生死力争”,践行“研究学术最需要自由意志和独立精神”的陈寅恪先生,他们的教育事业和功绩彪炳青史,永远让后人敬仰。 很遗憾,多年来政校不分,政府管了太多不该管的事情,“政校分开”步履蹒跚缓慢。盛大林先生说:前不久,深圳市委组织部公开选拔南方科大副校长曾被认为是对“去行政化”的颠覆,但朱清时校长还一直强调副校长应由理事会任命。那么,到底谁说了算?现在,这个问题已经不存在了,因为政府控股的理事会肯定会通过组织部门选拔的人选。可以说,南方科大与行政体制已经实现了“无缝对接”。 南科大力争学习赶超香港科大。香港科大校董会成员不多于27人,其中10人来自校内,包括1名互选产生的普通教职工和1名互选产生的学生,监督(行政长官)委任的成员不多于9人,即不超过总数的1/3……校董会人员结构决定了政府无法对公办的香港科大直接干预,这种治理模式应该是香港科大成功经验的精髓。南科大口口声声向香港科大学习,可学来了什么呢? 现实是,这么多现任、曾任或者候任的政府官员(近年来,企业董事长担任政府高官的事例很多)进入南科大首届理事会,理事会如同政府官员办公会,只会从制度上进一步认可政校不分,认为政校不分也可以办好学,与传统的公办高校没有什么两样。理事会变成政府官员办公会,一个高度行政化的最高决策机构能够革自己的命,建成“去行政化”的大学?只能是痴人说梦罢了。(李云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