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科大撕下了“去行政化”的假面孔

(2011-07-21 22:32:37)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

www.jyb.cn 2011年07月21日 

  南方科技大学召开首次理事会,南科大校长朱清时在会上首次向理事会成员报告了南科大的办学思路和发展规划。记者从有关渠道获悉,出席南科大首届理事会的20名成员中,一半是政府官员,另一半是大学校长和企业家(7月17日《广州日报》)。

  南科大首届理事会成员一半是现任政府官员,30%为现任或原任大学校长,20%为企业界董事长。南科大首届理事会成员的新鲜出炉,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南科大终于在制度层面上彻底撕下了“去行政化”的假面孔。

  南科大理事会干什么用?理事会不是摆设,不是吃干饭的,可以说,南科大的所有重大事项由它说了算,由它最后拍板。

  南科大首届理事会理事长由深圳市长许勤担任,经理事会批准,副理事长由市委副书记王穗明、副市长吴以环、省教育厅副厅长魏中林担任;秘书长由市政府秘书长李平担任。(据7月17日《广州日报》《深圳商报》)南科大首届理事会成员一半是现任政府官员,其他成员多少与官员沾亲带故,问题也就来了。

  政企不分,机制僵化,活力不足,才有“产权明析、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国有企业改革,才有国有企业的重新焕发新机。同样的政校不分,高等教育改革缓慢,广大人民群众意见很大,才有南科大的筹建试点,希望“政校分开”,以此为契机推动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步入一个改革发展的顺风道和快车道。

  对于“政校分开”,尊重教育规律的一大批校长、一大批知识分子是作出了不懈努力的。比如蔡元培先生“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民主办校”、“教授治校”;比如竺可桢先生委婉劝解教授们接受国民党强制的退伍军人插班就读,但是对考试一视同仁,绝不迁就照顾;比如“以生死力争”,践行“研究学术最需要自由意志和独立精神”的陈寅恪先生,他们的教育事业和功绩彪炳青史,永远让后人敬仰。

  很遗憾,多年来政校不分,政府管了太多不该管的事情,“政校分开”步履蹒跚缓慢。盛大林先生说:前不久,深圳市委组织部公开选拔南方科大副校长曾被认为是对“去行政化”的颠覆,但朱清时校长还一直强调副校长应由理事会任命。那么,到底谁说了算?现在,这个问题已经不存在了,因为政府控股的理事会肯定会通过组织部门选拔的人选。可以说,南方科大与行政体制已经实现了“无缝对接”。

  南科大力争学习赶超香港科大。香港科大校董会成员不多于27人,其中10人来自校内,包括1名互选产生的普通教职工和1名互选产生的学生,监督(行政长官)委任的成员不多于9人,即不超过总数的1/3……校董会人员结构决定了政府无法对公办的香港科大直接干预,这种治理模式应该是香港科大成功经验的精髓。南科大口口声声向香港科大学习,可学来了什么呢?

  现实是,这么多现任、曾任或者候任的政府官员(近年来,企业董事长担任政府高官的事例很多)进入南科大首届理事会,理事会如同政府官员办公会,只会从制度上进一步认可政校不分,认为政校不分也可以办好学,与传统的公办高校没有什么两样。理事会变成政府官员办公会,一个高度行政化的最高决策机构能够革自己的命,建成“去行政化”的大学?只能是痴人说梦罢了。(李云勇)

http://news.jyb.cn/opinion/gdjy/201107/t20110721_444115.html
 
 
南科大理事会充满了浓厚的“权钱”色彩
河北新闻网
2011-07-21 10:32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石晨阳
【字号

本站搜索

高级搜索

    《广州日报》7月17日报道,南方科技大学16日在深圳市麒麟山庄召开首次理事会,深圳市市长许勤出任理事长,南科大首届理事会的20名成员中,一半是政府厅局级官员。此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起各大媒体的热烈关注。

    媒体关注的焦点莫过于南科大理事会成员的构成。20名理事会成员中,政府官员占一半,企业家占二成,二者相加占了七成席位,有从事大学教育管理或教学经历的理事仅仅只占三成。朱清时校长在接受凤凰网等媒体采访时,曾经明确提出“去行政化”口号,高校要打破行政级别的束缚,实现教授治校。现在看看理事会成员的组成,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

    深圳市市长许勤出任理事长,深圳市委副书记王穗明、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魏中林、深圳人民政府秘书长李平、深圳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局长王敏、深圳市法制办主任王璞、深圳市财政委主任乔家华、深圳市发改委主任徐安良、深圳市教育局长郭雨蓉是来自政府的理事,占到出席理事成员的一半。

    看到这个理事会中强大的官员阵容,禁不住要问问朱校长所谓的“去行政化”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仅仅是朱校长的一个顺口脱出吸引眼球的口号呢?还是南科大的言行不一表里不一的表现?为什么理事会组成人员充满了浓厚的“权”和“钱”的色彩?请问“去行政化”从何谈起?联想到南科大此前沸沸扬扬地招聘副局级副校长事件,看来还是脱不了“行政化”的窠臼。

    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出现很多的弊端,其中教育管理“行政化”最受诟病。南科大决心在中国高教改革中开辟一块“试验田”,想从中“杀出一条血路”来,精神作风都值得肯定值得赞许。但从南科大的实际运作来看,却有点使人失望。

    都说“去行政化”了,按国际一流的办学理念办学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厅局级官员占据着南科大理事会一半的位置?校长不兼任理事长,而是由市长兼任,校长没有决策权,校长的位置在哪里?是不是仅仅担负学校行政执行的功能呢?市长和校长的位置关系是怎么样的?

    按照南科大的规定,应该是市长聘任校长,市长决定着校长甚至副校长的去留。同时,南科大办学经费以财政拨款为主,政府圈养学校。俗话说“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深圳市财政可以支持南科大五年十年,但五年十年之后呢?纳税人真的就愿意长期供养南科大而大把撒钱?南科大人事财政问题在这就出来了,在这个游戏规则下,“行政化”留给人们太多的想象空间。自然,笔者并不怀疑许勤市长的管理能力和人格魅力,也不怀疑朱清时校长的雄心壮志和治校水平,只是认为南科大的实际运作和办学目标办学理念管理方式有着无法克服的内在逻辑矛盾。媒体纷纷报道此事,想必原因也在于此。

    南科大要在中国的高教“行政化”体制中突围,社会各界关心高等教育的人士寄予厚望。由媒体的报道来看,南科大任重道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