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国之瑰宝——山西长治浊漳河谷地古建筑群
NATIONAL TREASURES
The Zhuozhang Valley Ancient Architecture
Complex
Changzhi City,Shanxi
Province
作者: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国家遗产中心 著
ISBN:978-7-302-31849-1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责编:孙元元 徐颖
定价:280元
语言:汉英对照
编辑推荐:
晋东南地区有很多过去不为人所知的古建筑瑰宝,其中亦有美丽的彩绘、壁画等其他珍贵的古代艺术。本书为《国之瑰宝》系列画册的第二辑,收录了山西长治浊漳河谷地的主要古建筑,对其历史、建筑特色、艺术价值做了详细介绍,并配有清晰的实物照片和测绘图。另外,文字增加了汉英对照部分,有助于外国建筑爱好者学习参考。
主编者赵炳时和于兆雄两位老先生已经八十高龄,为了编写此书不辞辛苦地实地考察、拍摄,不遗余力地多方收集资料,才有了本书的出版。相信读者们在阅读时,不仅能在知识方面有所收获,也能或多或少地体会到老一辈建筑学者对中国古建筑保护的热忱与守望。
名家推荐
山西省东南部上党地区是自南北朝、隋、唐、五代到宋、元时期我国佛教文化从西北向东南传播的通道枢纽,位于长治市平顺、潞城等县境内的浊漳河谷地,古称潞川,正是东穿太行通向河北邯郸、河南安阳华北平原的交通要道。而这片古邺都地带又曾是中国早期佛教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据古籍《高僧传》等记载,在以邺都为中心大规模弘传佛法的许多高僧,均曾入太行山兴建寺庙。因此,在浊漳河谷地这一曲婉之地,至今保存着自唐代起存续了一千多年的众多古庙宇建筑,是具有一定历史渊源的。现今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天台庵、龙门寺、大云院、原起寺、佛头寺、淳化寺即为早期建造的佛教寺院,九天圣母庙、夏禹神祠也是宋、元早期道教庙观。除此之外,还散存有一些古老的乡土村落与祠堂。这不到百里的浊漳河谷地中,既有非常珍贵的唐、五代、宋、元各代古木构殿宇实物,也有稀世的壁画、彩塑、碑幢、宝塔,均具有极高的建筑文化艺术价值。在历经千年的历史沧桑之后,竟然奇迹般地珍藏了这样一大批古代传统建筑文化遗产,实在令人惊叹不已。
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华是“国之瑰宝”,现今已是世人皆明的共识。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化复兴与古迹保护渐渐成为迫在眉睫之事。古建筑遗存极其丰富的晋东南地区,在古建筑研究与保护方面的任务比起其他地区也要大了许多。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年来,国家十分重视文物古建筑的保护问题,在文物建筑研究与保护维修方面投入了大量经费,山西省和长治市,以及平顺、潞城、黎城、襄垣县等各级政府,也将本地区古建筑的研究与保护,放在地区经济与文化发展的战略层面去思考,采取了许多有利于保护的政策与措施。这些都是极其令人欣慰的。
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赵炳时教授等编撰的这部《国之瑰宝——山西长治浊漳河谷地古建筑群》,就是对这一串古代建筑遗珍的真实记录。书中不仅浸润着那些长期从事于古建筑文物保护维修的年长的与年轻的同志们的辛勤汗水。也包含有这些老“80后志愿者”辛苦实地寻访与学习研究的成果,他们利用自己点滴的业余时间,义务地投入到对于这些古代瑰宝的考察、拍摄、编辑等工作之中。在这本书中,不仅可以看到那些珍贵古代木构建筑的细部照片与图例,也能感受到许多辛勤劳作、孜孜以求的古建筑的守望者们,对于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与保护的热情与真诚。
图册中采用了我们建筑学院师生近年进行古建筑测绘实习的部分绘图,是对我们教学成果的应用,希望得到检验和批评指正。
王贵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建筑历史与文物建筑保护研究所所长)
内容简介:
历史名城山西省长治市,位于晋东南古称“天脊上党”盆地,该地区历史文化深厚,文物古迹遍布全境。鲜为人知的是,仅长治市辖区内现存就有162座唐至元各代古寺庙;其中很多保存着稀世彩塑和石塔经幢,均具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堪称“国之瑰宝”。本书为该系列图册的第二辑。
作者简介:
赵炳时,1988~1994年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现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咨询委员会主席。著有《城市规划原理》等教材5本,论文20余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