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阳:找寻失落的北京城

标签:
杂谈 |
分类: 书评 |
《寻找老北京》(In Search of Old Peking)是一本关于北京历史、文化的书,写于1933年,1935年在上海用英文出版。作者为美国人阿灵敦和英国人卢因森。
阿灵敦作为一个在北京工作生活50多年的外国人,一个自称热爱古老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外国人,以一个外国人的独特视角和对世界文化的理解,不仅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北京进行了详细描述,而且还结合文史资料、民间传说等,对已消失和正在消失的老北京进行了翔实记录,在实际踏勘过程中的体会和感受也有颇多的记载。研究和回忆北京的书籍很多,但一个亲身经历者以研究者的身份和目光写出的书并不多,一个外国人亲身经历并研究的书籍更不多,本书是继瑞典汉学家奥斯伍尔德·喜仁龙的《北京的城墙和城门》一书外,外国人研究北京城的第二本译著。阿灵敦并非仅仅是热爱旅游和生活在北京长达50年,他对北京的历史、文化、传说、戏剧、官制等都做过较深入的研究,增加了此书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除本书外,阿灵敦还著有《中国戏剧史》(The Chinese Drama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until Today,1930),《青龙过眼:一个在中国政府机构服务的外国人五十年的经历》(Through the Dragon’s Eyes,1931),编译了《中国名剧集》(Famous Chinese Plays,1937)。
通过西方人对中国、北京的认识这面历史的“西洋镜”,从中领略中国本土意识之外的人们对自己的看法,无疑将有助于反省和完善自身。如同鲁迅先生当年所警示的那样:“看了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哪几点说的对,变革,挣扎,自做工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这正是该译作持中拿来,平直引荐的初衷,也是该书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