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庇护所》隆重上市!——美国绿色建筑巨作,低碳生活方式必备手册,畅销欧美40余年

(2012-07-04 13:40:10)
标签:

杂谈

分类: 书讯

编辑推荐:

 

手工打造

逃避生活中

一切愁苦的庇护所

 

Ø         一本以庇护所为主题,讲述本土、大众建造和非建筑师设计的建筑通史

Ø         一本畅销40余年的西方经典图书,累计销量超过25万册

Ø         一本被译成法、德、西、日等多国语言的图书,日语版二手书持续升值中

Ø         一本以50万字篇幅和1600张图片打造的绿色建筑全书

 

 

 

名家推荐:

这本书讲述的是世界各地的人们,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条件下,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和地方材料盖房子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点:以遮风挡雨的功用、建造过程的乐趣、与自然共生的态度、领悟生命的奥秘作为建筑的目的,却无意追求建筑衍生出的世俗意义。

——梁井宇(建筑师,城市研究者)

 

这本书里所记录的东西,基本上不在标准和正统建筑史的视野之内。它除了记录了不同时代和地域,不同部落和人群的生活方式之外,更多的是现代人,特别是一些逃离大都市生活的年轻人,在乡间过着一种以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庇护所就是他们的住所。

——方振宇(建筑评论家,独立策展人)

 

家不仅是一个临时的庇护所,它的精髓蕴藏在主人的个性之中。

——亨利·刘易斯·蒙肯(美国作家)

翻阅这本书是美好的经历,全书从辖区讲述到纵横几何小屋,却没有出现宫殿、金字塔、神庙、大教堂、摩天楼、克里姆林宫或者五角大楼……取而代之的内容是关于家,关于人类居所的无限的多样性。

——爱德华·艾比(Edward Abbey

无论是对于那些积极从事房屋建造的人而言,还是对于每一个懂得家庭是生活方式的起点的人而言,庇护所都是必不可少的——毕竟,我们就是我们所处的环境。

——《滚石》

时间是建筑师最好的老师,在某种程度上,本书有关木瓦和篱笆泥墙的内容堪称当今建筑图书中最具有创新性的……

——《澳大利亚建筑》

 

读者声音

Shelters is a must-own classic. I treasure my copy, and I am actually came to the amazon site today to buy 3 copies of this book, one to donate to my Church library, one for a Christmas gift for a carpenter friend, and one to complement my first edition of this book. This book was first released in 1973 by Shelter Press. If this book is of interest, check out the other books from them.

庇护所是一本必备收藏读物。我非常珍惜自己手中已有的一本,今天登录亚马逊是想再买三本,一本捐献给我的教堂图书馆,一本作为圣诞节礼物送给我一个木工朋友,还有一本是留给自己做备份的。这本书是有庇护所出版社于1973年出版,如果对这本书有兴趣,可以继续阅读书中列举的推荐书目。

——美国亚马逊书评

 

But this book gives you hope, a chance to dream. It shows buildings as art forms, useful & practical but completely expressive of the owners they serve. They are not bound by regulations and conventions. This is craftsmanship not industrialisation. They are made from natural unrefined materials which in essence connects us to the earth, which we all belong to. From dust we came, to dust we will all return. The beauty of nature is your own home.

这本书给你希望,让你有机会重拾梦想。书中所展示的建筑,充满设计感、实用并且完全表达了房屋主人的想法。这些建筑不受清规戒律的限制,不是工业化的钢筋水泥,它们是手工的杰作,采用的是最原始的材料,还原了我们和地球的本来联系。我们从自然而来,必将回归自然。自然之美才是你最后的归宿。

——美国亚马逊书评




内容简介

本书含金量极高,文字简明深刻,图片精美贴切,信息量之大、覆盖面之全、趣味性之佳让人叹为观止。书中将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洞穴、草屋、帐篷、木屋、仓房、农庄等各种建筑形式都囊括其中,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手工建造房屋的过程完美呈现。面对城市中的机械搭建的钢筋水泥,书中传授的手工建造房屋技艺和理念能够让人重拾手工、探险、劳作和自由的乐趣。

 

作为一部庇护所建造全书以及手工绿色建房的切实指南,本书既是建筑专业人士的必备参考,同时也适合热爱手工、推崇绿色建筑以及独立建房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劳埃德·卡恩(Lloyd Kahn),美国作家、摄影家,庇护所出版社(Shelter Publications)创始者。《庇护所》一书奠定了他在美国出版界的地位,并由此创建庇护所出版社,“绿色住房”、“绿色建筑”理念的倡导者。

 

译者简介

梁井宇, 场域建筑(北京)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城市研究者。1991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2005年参加巴西圣保罗建筑与艺术双年展;2006年参加鹿特丹“当代中国”建筑、设计与视觉文化展;2007年他的数个城市研究项目在深圳和香港双年展两地展出;多次在国内外建筑院校、机构开设讲座;建筑作品及文章见于国内外各类刊物和出版物。

 

 

 

目录


1 原始庇护所001

洞穴004

草屋005

非洲部落的草屋008

铁器时代的草屋 012

非洲稻草屋顶和欧洲锡板屋顶014

? 018

非洲部落的帐篷 019

蒙古包 030

 

2 美洲原住民 033

黑麇鹿的回忆 035

北美部落的房屋 036

印第安人的圆锥形帐篷 036

波莫族的跳舞房 037

曼丹族的生土房屋 038

米沃克族的组装房屋 039

皮玛人的黏土房 040

纳瓦尤族的泥盖木屋 041

威奇塔族的茅草房屋 042

阿帕切族的尖顶茅屋 042

霍皮部落的崖居房 043

荒原狼与银狐 043

 

3 欧洲木结构 047

早期木结构 049

英式的村舍和农庄 052

各国木结构 057

日本 057

东欧 058

前南斯拉夫 059

挪威 060

俄国的基日岛 063

 

4 美洲新世界 065

新世界 067

科德角的木屋 067

原木小屋 069

生土房屋和草皮屋 070

生土房屋 071

干草堆 071

草皮屋 072

木立筋住宅 073

 

5 欧美仓房077

英格兰仓房 079

北美仓房 081

 

6 自建住宅087

小型住宅 089

坡顶房 094

单坡顶房 094

双坡顶房 098

四坡顶房 101

生土房屋 104

六角形房 107

仓房 110

日本住宅 112

施工技术 116

地面 116

基础 123

门窗 124

屋面和天窗 130

工具和使用技巧 131

室内 135

 

7 庇护所重生 145

住宅的重生 147

再过100 157

木制哥特建筑 158

手工修补大王 160

二手建筑材料 162

拆除旧房屋 162

寻找废旧材料 163

拆房成瘾 167

 

8 认识材料 169

材料的用法 171

木材 172

木材特性 172

手劈木瓦的铺设 174

榫卯接合 177

蓝桉树 183

幼树 185

泥土 188

泥土的特性 188

压砖机建房 195

石块 199

印加石质建筑 200

特鲁利房屋 202

石屋的建造 202

最后的石匠 202

自然纤维 203

草捆建房 203

草皮 207

帆布 211

夏威夷绳索捆扎 212

茅草 215

芦苇秆 222

竹子 225

 

9 天然庇护所 229

动物与材料 231

所在地 231

挖掘 231

运输 232

加工 233

地球上的庇护所 233

动物庇护所 233

移动的地球庇护所 236

 

10 移动庇护所 243

游牧生活 245

帐篷 246

旅行 247

冬季的帐篷 248

房车 250

雪佛兰卡车屋 253

吉普赛大篷车 257

椭圆形的野营挂车 258

船屋 259

 

11 另类庇护所 263

树屋 265

塔屋 270

华兹塔 272

柏林根塔 273

卡帕多西亚的锥体建筑 275

城市 280

纽约市 280

贫民区 285

洛杉矶 289

多贡人的村庄 290

老城市旅店 291

山顶的利布瑞 294

 

12 穹顶 301

穹顶的演变 303

德国耶拿穹顶 306

穹顶的反思 312

聪而不慧 312

现代技术反思 321

再访落城 330

再访太平洋高中 332

密封木制穹顶 334

红山穹顶屋的居民 335

穹顶专家比尔·伍兹 340

钢筋混凝土 345

原料 348

蚂蚁农场 350

常青藤穹顶 353

泡沫材料 355

异域穹顶 357

穹顶冥想 357

阿拉伯设计的奥秘 359

不规则穹顶 362

多边形穹顶建造法 362

Z型拱 366

纵横几何形小屋 368

双曲抛物面穹顶 373

木穹顶 375

原木穹顶 375

木制穹顶 378

穹顶的窗与桁架 380

晶窗体 380

桁架 382

穹顶数学 386

黄金分割 386

弦系数 388

 

13 庇护所建造者 391

建造者与房屋 393

鲍勃与自由形态房屋 393

阿龙与传统圆顶帐篷 400

比尔与木制圆顶帐篷 403

印第安人草屋和茶室 406

欧雷与草皮小屋 408

肯与自主建造房屋 411

建筑师的历史 412

神话与根源 412

建筑师与细木工 413

设计者与建造者 413

建筑的根源 414

设计师访谈录 416

瓦尔访谈录 416

道格访谈录 422

罗伯特访谈录 428

 

14 庇护所之源 437

枯竭的旧能源 439

能源,水,食物,垃圾 439

煤电 441

无尽的新能源 444

哈罗德和太阳能 444

慕西亚的风车磨坊 448

风工厂 452

新墨西哥州的太阳和风 455

太阳能热水器 457

林地的庇护所 459

绿色节能建筑 463

环保厕所 463

北极圈地区的保温隔热 466

采暖与保温 468

私家小菜园 470

 

英文参考文献 474

书名中英对照表 482

单位换算表 485

照片来源 486

彩色照片来源 488

图纸来源 489

致谢 490

后记 492


《庇护所》隆重上市!——美国绿色建筑巨作,低碳生活方式必备手册,畅销欧美40余年

《庇护所》隆重上市!——美国绿色建筑巨作,低碳生活方式必备手册,畅销欧美40余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