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起的不只是房子(北京晨报2011.9.17A16专版推荐)
(2011-09-29 11:05:27)
标签:
杂谈 |
德国汗得学社(HAND
这些透过纸背浸润人心的话语,使众多志工就这样来了。然而,这样一个“小小的善念”,也面临一些最基本的困难。刷牙洗脸上厕所的难题,是志工们找到一个个当地善良的人“借”的,是要打扰到人家家里“方便”的;明天要吃的菜在哪里的问题,是当地好心的妈妈一天不止一次用拼装的三轮车拉来新鲜的龙须菜,是很多“山下的朋友”源源不断地汇款给志工们来解决。善念是如何最终扎根到泥土里?那是在众人“不动声色”的小小行为中,一种“人与人之间友善互助的本能”。
真正运用人的双手与劳力,建起一座屋子!那种“亲戚好友哗一哗”就能盖起房子的时光,对于长久在城市里过活的人,已经是太久远的传统了。湖湘玲与志工们的行为,不仅是回归一种传统的手艺,也许更多的是回归一种传统的心力,一种众人挽起袖子心无旁骛的协作。不是在钢筋水泥下讨生活,购买一所栖身之地,而是动手在天地间创立自己的家园。“我们要一起用泥巴盖房子。对于你所面临的困难,对于你所身处的无奈,对于短期内无可改变的生存环境与存在已久的社会不义,我们没有办法提供既快速又简单的解决方案……我们期待,透过一起匏木做钉、撑架木构、一起抡袖搅拌泥水木屑、挥汗工作,在我们不再在意‘弄脏’双手的同时,可以一起回想与检讨我们成长时所接收的价值,一起探讨我们现在希望可能过的生活,一起试着找到一个值得流传下去的传统。”正是如此,参与其中的人们,才都会说,他们远非仅仅是“付出了”,而是“获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