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月10日清华大学教授季元振讲座

(2011-04-07 15:51:42)
标签:

季元振

日本

清华大学出版社

欧美同学会

建筑是什么

杂谈

分类: 活动


讲座题目:“一个灾难,两种废墟——从3.12震害看中日建筑文化差异”

 4月10日清华大学教授季元振讲座(日本地震图片)
4月10日清华大学教授季元振讲座(汶川地震图片)

时间:2011年4月10日15:00-17:00

地点:欧美同学会第三会议室

主办方:清华大学出版社

 

地动山摇、房倒屋塌,顷刻间一切尽成尘埃——这是国人记忆画面中的“地震”。5.12汶川地震之后,人们看到的是无数瓦砾和粉碎的墙垣,覆盖着六万多难能生还的人们的躯干和血肉。

3月11日下午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级地震,人们惊异地看到日本的多层、中高层甚至高层建筑物居然完整地挺立于地面之上,即使被海浪拖离原位的部分房屋也完好的保持着原形。从目前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日本由于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建筑损毁并不是十分严重。

 

为什么经历了同样巨大的灾难之后,一面是满目碎片的废墟,一面是依然矗立的房屋?面对如此巨大的对比冲击,我们应该从中得到什么警示和反思?

 

季元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1945年生,祖籍江苏。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从事过建筑施工、建筑结构研究、建筑设计及建筑教学等工作,曾任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南京市第二建筑设计院院长。1994年调清华大学任教。1987年在结构工程研究方面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其最新建筑文化评论集《建筑是什么——关于当今中国建筑的思考》将于2011年4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谁是城市的主人?谁在影响我们的住行?

谁来为穷人买房?建筑为民生还是为政绩?……

 

如果你不知道以上问题的答案,不如翻开这本书——《建筑是什么》,听季元振为你一一解答。本书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道增先生和著名建筑大师陈志华先生热切推荐。

 

“我们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改变着城市,但是我们不知道未来是什么在等待着我们。”

——季元振

 

 

具体地点:

欧美同学会一层第三会议室

北京市东城区南河沿大街111号(地铁一号线天安门广场东、或王府井站下,北京饭店西面胡同向北15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