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陈志华教授建筑文化讲座&读书沙龙

(2010-11-15 15:20:50)
标签:

陈志华

中国图书商报

中关村图书大厦

关麓村乡土建筑

新叶村乡土建筑

分类: 活动

时间:11月20日15:30-17:00

地点:中关村图书大厦五楼会议厅

活动安排:15:30-16:15讲座时段 16:40-17:00提问互动时段

媒体参与:搜狐读书频道,新浪读书频道,筑龙网现场录播,中国图书商报,出版商务周刊

 

活动主题:“建筑是一部重要的史书”——清华大学陈志华教授建筑文化讲座

 

“建筑写就的史书是客观的,很忠实地承载着各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因此阅读建筑这本史书,对我们了解真实的历史大有帮助。”

——陈志华

 

这位国宝级的大师,蜚声海内外,被西方人称作“中国建筑界的鲁迅”。

他的著作是中国第一部外国建筑史教材,整整影响了新中国几代建筑师的思想和观念。

尽管早已满头华发,早已桃李天下,那散落在最贫穷与偏僻之壤的老建筑们的奄奄叹息,仍是他最难以释怀的隐痛。

在八十岁高龄依然坚持率领众师生深入乡野、经历种种艰苦与危险,考察、记录、探索那即将消失的中华乡土建筑文明。

他在以一颗赤子之心与满身精气挺身捍卫着这部民族的史书。

 

 

 

主讲人简历:

 

    陈志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1929年生于浙江,1947年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系,1950年转入建筑系,1952年毕业留校任教,曾经讲授“外国古代建筑史”、“文物建筑保护”等课程,是中国第一部外国建筑史教材的作者。主要著作有《外国建筑史》、《外国造园艺术》、《外国古建筑二十讲》、《意大利古建筑散记》和译著《走向新建筑》、《风格与时代》等。

    陈先生早年所著《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之前)》,作为全国建筑学教育的统一教材,整整影响了新中国几代建筑师的思想和观念。作为建筑历史和理论学者,陈先生一方面著书推介西方建筑历史知识,另一方面向传统的复古主义建筑和风水等理论宣战,推动中国现代建筑运动的发展。其扎实的田野调查作风,为传统民居建筑研究带来一股清新的风气。

    陈先生同时也是中国乡土建筑研究的倡导者。从1989年开始,他率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乡土建筑研究组,专门从事乡土建筑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提出并实践了“以乡土聚落为单元的整体研究和整体保护”的方法论,为民居和乡土建筑领域开辟了新局面。

    近20年来,清华乡土组对全国范围内的近30处研究点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考察工作,出版了40余部专著,如《乡土建筑遗产保护》、《楠溪江中上游乡土建筑》、《碛口古镇》、《诸葛村乡土建筑》、《俞源村》、《梅县三村》、《楼下村》、《新叶村乡土建筑》、《关麓村乡土建筑》、《张壁村》、《福宝场》等,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