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校对体会新闻讲座教育 |
分类: 新闻讲座 |
现在我将把这次改稿中发现的我的一些常识性错误记录下来,以警醒自己及他人。
误:“按创造性的方式以智慧去解释和修正经验,这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里的右引号”应放在句号外,因为它是对这句完整句子的引用。
正:“按创造性的方式以智慧去解释和修正经验,这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误:正是在此意义上,哲学被称为“爱智慧之学。”这里的右引号”应放在句号内,因为“爱智慧之学”不是一句完整的句子。
正:正是在此意义上,哲学被称为“爱智慧之学”。
2.冒号使用的错误
误:教师必须完成这样三项任务:第一:激励学生思考。第二:激发学习的兴趣。第三:提供知识材料。这里,第一第二第三后面都应该用逗号而不是冒号。
正:第一,激励学生思考。第二,激发学习的兴趣。第三,提供知识材料。
误:尼采认为:现代教育的弊病就在于把人变成了机器,变成了知识的奴隶,扼杀了人的生命意志。这里的冒号应为逗号,因为后面的句子没用带引号的原话。
正:尼采认为,现代教育的弊病就在于把人变成了机器,变成了知识的奴隶,扼杀了人的生命意志。
3.省略号使用的错误
误:这样的创造使教师“掌握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他们能唤醒自己,也唤醒他们接触的人。……他们能成为艺术家,人类关系的艺术家,成为人的问题这个艰难领域中的美的创造者。”省略号本身就已是一种间隔的标志,因此,在它前后都不需要再加上其它符号。
正:这样的创造使教师“掌握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他们能唤醒自己,也唤醒他们接触的人……他们能成为艺术家,人类关系的艺术家,成为人的问题这个艰难领域中的美的创造者。”
4.顿号使用的错误
误:处于“搬运工”、“教书匠”、“经验型”层面的教师较多,而“专家型”、“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较少。这里每一个引号后面不需用顿号,因为没有区分句子的意思。
正:处于“搬运工”“教书匠”“经验型”层面的教师较多,而“专家型”“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较少。
5.半字线和一字线使用的错误
误:教育活动是一个复杂的人-人系统。这里应该用一字线而不是半字线。道理不明。
正:教育活动是一个复杂的人—人系统。
6.脚注使用的错误
误:而且“还将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增添探索的、发现的欢乐,使自己的生命和才智在为事业奉献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更新和发展” 。这里的脚注应放在句号和引号外。
正:而且“还将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增添探索的、发现的欢乐,使自己的生命和才智在为事业奉献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更新和发展。”
误:最后,他还具有道德直觉 。这里的脚注同样应放在句号外。
正:最后,他还具有道德直觉。
7.书名号使用的错误
误:可以腾出时间仔细思考一下自己目前组织开展的课题——《模糊教学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这里,课题应该用引号而不是书名号。
正:可以腾出时间仔细思考一下自己目前组织开展的课题——“模糊教学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8.时分使用的错误
误:12:35分。这里,12:35本身就已是小时和分钟的意思,不需再加上“分”字。
正:12:35
9.破折号使用的错误
误:“五个字”是实现“适度教学法”的基本教学流程,也就是启——精——探——讨——思。这里不应用破折号,而应用一字线。
正:“五个字”是实现“适度教学法”的基本教学流程,也就是启—精—探—讨—思。
10.顿号使用的错误
按照出版社的规定,书稿的各级标题分别是:一、(一)1.(1)
误:1、这里,作为三级标题,在序号后面必须用圆点。
正:1.
这只是我在使用标点符号中出现的常识性错误的举例。我只是这方面常识性错误进行归纳,以使自己不再出现类似错误。
二、
象:字典解释为“形状”“样子”,或“象征”,即用具体的东西表现事物的某种意义。
像:字典解释为“相似”“好像”,或“比如”“比方”。
误:好象……一样
正:好像……一样(以某物喻某物,且是暗喻)
这里,编辑们有一个错误,把我写的所有“想象”“想象力”中的“象”都改成了“像”。显然,他们不了解心理学的这个专有名词。心理学中的“想象”指的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含义与涵义
含义:意指带有某种意思,不完全表露出来;或里面存在着,表面不清晰。
涵义:意指包含、包容。
误:涵义剖析
正:含义剖析(我这里指剖析表面尚不清晰的内含的意思)
上述两个词含义接近,意思相当,在某种场合上可以互换。
3.唉与哎
唉:字典解释为表示伤感或惋惜。
哎:字典解释为表示不满或提醒,惊讶或痛苦。
误:哎!我叹了口气。
正:唉!我叹了口气(我文中表示的是惋惜而不是痛苦)
4.浮躁与浮燥
躁:字典解释为急躁、性急、不冷静。
燥:字典解释为干燥、燥热,如天气干燥。
误:心气浮燥
正:心气浮躁(我文中表示的是内心性子的急躁,而不是天气的干燥)
5.唯一与惟一,唯此与惟此
唯:字典解释“同‘惟’。”
惟:字典解释“单单”“只有”,或“但是”等。
误:她是留学英国的广西惟一代表。
正;她是留学英国的广西唯一代表。
编辑把我写的“唯一”改成了“惟一”,但我觉得“唯一”更贴切,因此仍坚持用“唯一”。
误:唯其如此
正:惟其如此
编辑把我写的“惟其如此”中的“惟”改成了“唯”,我觉不准确,仍坚持“惟其如此”。
6.决与绝
决:字典解释为决定、肯定。
绝:字典解释为极端、一定、无论如何。
误:决不允许
正:绝不允许(含义更绝对些)
误:决不会
正:绝不会(表态更极端些)
7.制定与制订
定:规定的,使不移动
订:改正、修改
误:制定教学计划
正:制订教学计划(其实很难说哪一个对,关键看是制定一个原来没有的计划使其指导自己,还是制订一个原来已有的计划,主要是修订)
8.再之、再次与最后
我原来在写到具体内容的多方面含义时,喜欢用“首先”“其次”“再次”,编辑在改稿时,把我所列的最后一点所用的“再次”或“再之”都改成了“最后”,我理解有一个终结性的含义在内。
9.部分与部份
分:同“份”
份:整体分成几部分,每一部分叫一份
误:有机组成部份
正;有机组成部分
10.执着与执著
着:穿、接触。
著:附着、穿着。后作“着”。
误:执着
正:执著(其实两者都可以,可能执著的写法更具文言文的色彩)
此外,还有一些容易犯的错误:凡是涉及到称谓的,原则上应写全称,以避免自己明白而读者不清楚的现象。
误:广西区人民政府
正: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误:广西师大出版社
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也许还有一些不规范的地方。而我是最不能容许文本中这些常识性的错误的。应验了一句话:学无止境。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