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个发明原理详解(39)——惰性环境
(2009-06-05 18:06:03)
标签:
杂谈 |
分类: 方法工具 |
惰性环境(inert environment)原理体现在两个方面:
1.用惰性气体环境代替通常环境。
比如:用氩气等惰性气体填充灯泡,防止发热的金属灯丝氧化。
2.在真空中完成过程。
比如:在粉末状的清洁剂中添加惰性成分,以增加其体积。这样更易于用传统的工具来测量;真空包装。
TRIZ故事39——霜冻提前来临
气象局通知,今年的霜冻将会提前来到。
“这将是一场灾难。”农场主沮丧的说,“我们的大片种子地怎么办呢?这些种子还未长大,仍然需要温暖的空气。”
“这片地太大了,我们没有薄膜进行覆盖,这种种子又不能经受火烤,不能点火加温。真是急死人了!”大家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
突然,TRIZ先生出现了。
“我们需要对种子进行保温吧!”他说,“请来消防队,我有一个主意。”
于是一个基于惰性环境的解决方案产生了。
让消防队给田地喷上一层惰性气体的泡沫,作为被子进行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