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酷派手机屡换屡坏

(2008-07-07 22:39:10)
标签:

手机

酷派

838g2

双待

双卡

多次维修

it

分类: 案例点评

    去年1月,酷派838G2手机隆重上市,这款采用了全球首款GSM双号双待机技术的手机,可让两张卡同时在线,彻底解决了一人携带多部手机不便的烦恼,酷派838G2甫一推出便深受商务人士的青睐,然而,重庆的齐先生却没能享受到这款商务机带来的便捷,反而因为厂商的售后服务不佳,而遭遇到了不少烦心事。

  齐先生于07年9月购买了酷派838G2手机,同年10月,手机因为信号不稳定送到售后维修网点检修。几天后,维修点通知取机。因当时有事在身,加上出于对维修网点的信任,齐先生现场没有测试就直接拿了回来。事后他才发现,显示屏上信号明明显示为满格,但拨打电话却提示已关机,第一次检修以失败告终。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维修过程中,由于维修人员拧螺丝时用力过大,用于固定面板的螺丝甚至把手机的前面板都顶穿了,露出了一个尖尖的螺丝头。

  由于无法使用,齐先生次日再次将手机送至维修网点检修,维修点检测后声称需返厂维修。

  10多天后,厂家的售后告知齐先生,说面板损坏,需支付280元更换面板,由于该面板为维修网点检修时损坏,后经沟通,该费用被免除,不过,他的那块被螺丝穿孔的面板最终还是没有被换掉,只是打磨了一下,但仍可看到明显的破痕,考虑到不影响使用,齐先生便不再追究了。

  经过这次返厂维修,齐先生原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但春节前20多天该机还是出了问题。维修网点仍称需返厂维修,25天后,齐先生拿到了维修好的手机。

  4月5日,齐先生的酷派手机又因同样的问题再次“罢工”,维修点给出的处理结果仍是返厂维修。考虑到几次维修都未然解决问题,齐先生要求商家根据三包规定更换新机。

  5月6日,齐先生拿到了更换的新机,然而,这台新换的手机却没能减少齐先生的烦恼。

  齐先生表示,他拿到的这台新机,感觉机器的外壳制作有些粗糙,前面板和后面板大小有稍许误差,两块面板的中间有明显的接缝。不过,一想到可以远离那台令他心烦的手机,齐先生接受了这台新机,并重新填写了保修卡。

  5月8日,齐先生发现这台新手机有杂音,回音较大,并且信号也不太稳定,在嘈杂的环境里打接电话甚至无法听清对方的声音。齐先生只好将机器送至售后维修点检测。经检测,该机确实存在问题,维修点表示需将问题手机寄回厂部给他再换部新机。

  5月19日,齐先生拿到了更换后的新手机,但是手机的前、后面板依然大小不一,让齐先生未曾想到的是,在这台“新机”上甚至有上次他使用时出现的小小划痕,齐先生怀疑商家并没有给他更换新机。为打消齐先生的疑惑,酷派售后表示,这台新机并不是齐先生此前使用过的那台手机,因为两台手机里的IMEI编号不一样。

  6月3日,这台新换的手机也出现接听不正常的情况,由于其间正值出差,齐先生直到6月9日才来到维修网点检修,然而,维修网点的答复又是需要返厂维修或更换手机……

案例点评:

  最近,手机变“手雷”的报道屡见不鲜,它说的是部分问题手机电池在使用中可能爆炸,甚至危及使用者的生命,齐先生的手机对他的伤害,虽说远不能用“手雷”来形容,但是,几次三番地跑维修网点,再加上少则10天,多则近一个月的维修或返厂换机,这对一个商务人士来说,是无法忍受的。

  古人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它说的是,在战场上,第一次击鼓,士兵的士气很旺盛,再次击鼓士气渐渐衰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枯竭了。其实,在企业的售后服务中,这个道理又未尚不是如此。

  用户的产品在第一次出现故障后,企业答应尽快解决,这时,已经被故障机器折腾的够呛的用户就像第一次听到鼓声的士兵一样,非常兴奋,对企业的期望非常高,企业如果此时解决的不好,或者是“庸医救人”,那么,用户在无奈中第二报修时,对企业的期望值,或者说对企业的好感就将明显降低,而到第三次或者说更多次后,对企业的信心或好感就已经荡然无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即便再花重金把广告打得天花乱坠,估计也无法打动这些用户的心。

  有一个广告做得非常好,说“做男人就应该‘快’、‘准’、‘狠’”,作为一个长期从事售后服务工作的人,笔者在此不妨也将这句经典广告语改编一下送给所有的厂商——“做售后就应该‘快’、‘准’、‘狠’”!

  顺便解释一下,“快”就是说售后服务要快速,上门要及时,“准”即判断产品的故障要准确,至于“狠”嘛,就是要对自己“狠心”,不要一味地追求“利润”,比如,该给用户换正厂配件的,就不要换次品,该换新机的,就不要用翻新机。

来源:315消费电子投诉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