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诗鉴赏:听月诗

(2012-12-07 19:25:02)
标签:

文化

分类: 翠叠诗峰(诗歌)

 

听月诗

(宋)辛弃疾

 听月楼头接太清,依楼听月最分明。

     摩天②咿哑冰轮③转,捣药叮咚玉杵④鸣。

   乐奏广寒⑤声细细,斧柯丹桂响丁丁⑥。

偶然一阵香风起,吹落嫦娥笑语声。

【注释】:太清:天空。②摩天:迫近蓝天。形容极高。

③冰轮:指明月。④玉杵(chǔ):杵,原指一种舂(chōng)米或捶衣的木棒,传说月中有白兔持杵捣药。这里指捣药的玉棒。⑤广寒:即广寒宫,传说中的月中仙宫。⑥斧柯(fǔ kē ): 斧柄。丁丁 (zhēngzhēng):象声词,诗中指伐木的声音。《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嚶嚶。” 毛 传:“丁丁,伐木声也。”

【鉴赏品析】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辛弃疾在文学上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词除了抒写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之外,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听月诗》就彰显了作者细腻的风格。他选“听”字,看起来是动词,却把月夜衬托的异常静谧,只有万籁俱寂才可以听到月上的声音。“听月”实际上从一个侧面表达了作者抛开凡尘,静心赏月的一种宁静心态,宁静而致远。实为“性灵”之作。作者通过动静的结合,描绘出了依楼听月的清新雅致。整首诗兼容了诗、画、音乐的艺术因素,读来如入仙境,享受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小楼融入云端,与天界相连。依楼分明能听到月宫里仙界的声音:一轮皓月从天边升起,里面传来玉杵捣药的叮咚之声;袅袅仙乐从广寒宫内浮起,伴随着着吴刚伐桂的斧声;忽然一阵香风把嫦娥的笑语声吹落在地。滋润着作者美好的心灵。“偶然一阵香风起,吹落嫦娥笑语声。”实为“心灵”之语。

作者巧妙的运用“咿哑、叮咚,丁丁”几个象声词形象地描绘出传说中明月初升,玉兔捣药,吴刚伐桂时的动态声音、情景。这是有别于其它豪放词风的清雅诗作。深得后人喜爱。据传明代万历年间,福建晋江安海才女丘应仪也很喜欢这首诗。(此文刊登在山西《作文周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