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无数次地想象着,一个人,在雨后的午后,独自走在江南小镇的碎石板路上,边走边看,不必顾及身边的琐事,尽情地享受美景,一如走进浓妆淡抹的水墨画中…… 苏州素以山水秀美、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誉。没来苏州之前,就对苏州园林向往无比,印象中的苏州“四大名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以翠竹、石桥、碧水、秀石装点,到处流淌着静谧清雅之美。
可是事实并不像之前想象的那样,还没来得及做好“功课”,便急匆匆地踏上了前往苏州的旅途。由于是出差,每天都是早八晚五的开会,没有自己支配的时间,对于苏州这座江南古城的认识只局限于宾馆庭院中浓浓的园林味道。
我们下榻的华侨饭店是苏州最早对外的酒店,庭院中的小桥、流水、叠石、长廊、翠竹……每一处独特的布置装点都有浓郁的苏州园林的味道,每天清晨起来我都会打开窗帘,驻足窗前,俯视着这座小园中的每一处小景,也体会着身处园林中的那份惬意。

酒店里的小花园
在苏州开会的几日,听同事提到最多的就是苏州的古街——山塘街。临行前那晚,终于有机会夜游山塘街。

山塘街夜色

粉墙·墨瓦·红灯笼
拥有1100多年历史的苏州山塘街,被誉为“姑苏第一名街”。山塘街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公元825年白居易奉命到苏州任刺史。上任不久,他坐了轿子到虎丘去,看到附近的河道淤塞,水路不通,回衙后,立即找来有关官吏商量,决定在虎丘山环山开河筑路,并着手开凿一条山塘河。它东起阊门渡僧桥附近,西至虎丘望山桥,长约7里,故俗称“七里山塘到虎丘”。这条河在阊门与运河相接。在河塘旁筑堤,即山塘街。山塘河的开凿和山塘街的修建,大大便利了灌溉和交通,这一带成了热闹繁华的市井。如今的山塘街,以新民桥为界,分为南端和北段,南端属于修缮完成的历史街区,街内百年老字号云集,基本上关于苏州的特产都可以在这条街上买到。而北段则是原生态模样,窄窄的弄堂,沿街而设的菜场,老苏州人的生活状态依然可见。整个南北两段特别适合骑行,从南边的石路开始,骑行穿越山塘街到虎丘游玩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小桥·流水
来到山塘街的时候已过八时,站在初冬的新民桥头还是觉得有丝丝凉意。放眼望去,中间是山塘河,山塘街则紧傍河的北侧,通过一座座石桥与另一侧的街道连接。山塘街上店铺、住家鳞次栉比,这里的房屋多为前门沿街,后门临河,有的还建成特殊的过街楼。夜色中,山塘街的白墙墨顶在山塘河两岸高悬的红灯笼的映衬下很是醒目,山塘河中的倒影随波光晃动,游船停在桥边随水荡漾。顺着石桥走下,走在山塘街的碎石板路上,路两侧是一家挨着一家的商铺,苏绣、丝绸、扇子、毛笔、采芝斋、水墨淡彩画……好多苏州的特产和百年老店都在山塘街上。山塘街上的一处空地是苏州古戏台,站在台下仰望台上,耳边似乎响起了江南丝竹与昆曲的闲雅清俊之声。戏台面河而建,可以停船观看,不知白天乘船观看的人们有没有想起鲁迅先生的《社戏》?

古戏台
初冬夜冷,但江南的夜景还是吸引了如我一般迷恋这里的人。走在古街之上,仰望苏式的二层木制小楼,时空倒转,仿佛看到木窗前站立着一位浓妆盘发、身着旗袍的江南美女,若有心事地望着远方。或许谁都会沉醉于美景之中,有些时空倒转的幻想也实属正常。同行的伙伴也说她和我一样,经常会陶醉其中,难以自拔。

苏式木楼
走完七里石塘,看了江南水乡的美景,算是用现实的美景填满了我心中对江南的遐想;尝了传统的苏州小吃陈老大梅花糕、海棠糕,算是走近了苏州人甜甜的儿时记忆;买了苏州的丝绸,采芝堂的酥糖和苏州特色的手绘淡彩地图,算是带走了苏州的点滴痕迹在身边。虽然没带相机,不能带走一张山塘古街的夜景,却用每分每秒的贪婪观看,永远地将江南之美烙在了记忆之中。临行前,再次登上新民桥,回望整条山塘街,我在心里说,不远的将来我要故地重游。那一晚,我睡得很香……

手绘地图·明信片
马上离开苏州回大连了,清晨,借着微弱的阳光,我匆匆拍了几张小花园的照片,揣着对这里的深深留恋,离开了苏州。
P.S.:没带相机拍下美丽的江南景色,真是莫大的遗憾。昨天在家码字时还遗憾着呢,但是我真的是把这些美景深深地印在了心里,梦里水乡依然还在~
文中的照片除去带LOGO的是出自胖达令的,其余都是我摘自网络的素材,不过这些美景我都见到了,嘿嘿,也算是我这次出差的一大收获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