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学林中篇小说《柳叶青青》之七
(2010-10-02 11:06:47)
标签:
中篇小说柳叶青青杂谈 |
分类: 生活百态 |
七
第二天一大早,钱小能就和柳叶一起下了田。他们先去秧池里起秧,然后钱小能挑秧、打秧,柳叶栽秧。庄上不少人看到钱小能回来了,都很惊奇,纷纷跟他说起笑话:
“啊,小能回来了?什么时候到家的?神不知鬼不觉呀!”
“夜里回来的吧?搞突然袭击,让柳叶惊喜呀?怪不到今天柳叶一脸的笑容……”
“小能啊,再不回来,柳叶可就吃不消了……”
“吃不消,有爹爹呢……”
“爹爹,是啊,有爹爹呢,呵呵……”
庄邻的笑话,钱小能听了心里不是滋味,但他不好说什么,只能跟大家笑笑,打打招呼。柳叶更是装着什么都没有听见的样子,只顾埋头栽秧。村里人的这些话是什么意思,柳叶清清楚楚,她和公爹的事情,在村里也早就不是什么秘密。过去,她一直以一种掩耳盗铃的方式自我欺骗,以为别人不知道,后来渐渐地也就感到就是这么一回事,社会上也不是哪一家,时间长了无所谓,更何况婆婆早就去世多年。可是,随着孩子越来越大,随着自己年龄越过越长,柳叶渐渐地觉得这样的事实在不光彩,不名誉,甚至于感到可丑、可耻,没脸见人了。特别是昨晚的事情发生后,更感到,这样的生活一天也不能再过下去了!必须跟老东西一刀两断了!柳叶弯着腰不停地栽着秧,心里却在思前想后,暗暗地下着决心。
突然,“啪”的一声,一只秧把打到了柳叶的背上,柳叶一个踉跄,仆倒在水田里,满头满脸都是泥水,衣服都沾湿了,白一块黑一块的。柳叶叫骂起来:“你眼睛瞎了,把秧把打到我的身上,你想我死啊?你这没良心的……”钱小能想不到把秧把打到了妻子的身上,一时也慌了神,不知如何是好。因为在民间有这样的说法,秧把打到谁的身上,对谁就不吉利,就会有血光之灾。所以,打秧的时候,大家就都特别注意。要是谁把秧把打到人的身上,就要敬神祷告,包人家三年。三年内如果人家发生什么灾祸,你就要赔偿人家。这当然没有任何道理,完全是一种迷信,但在乡村里,确是大家都遵守的一种民俗。钱小能急忙赎罪似地跑到柳叶身边,将柳叶搀起来,扶上田埂,然后把她送回家擦洗身子换衣裳。又叫老子在菩萨面前祷告了几下,敬了一炷香,再休息了好一会儿,才跟柳叶一起又下了田。
钱小能秧打好后,也帮柳叶栽秧。有了他的帮忙,栽插的速度快了许多。到下午太阳落山的时候,一块大田差不多就要栽结束了。钱小能从小上学不多,但劳动上却是一把好手,许多活计都会做,栽秧、割麦这些女人们干的活儿,他都干得既快又好。还在他七八岁的时候,农村集体化“大呼隆”生产,每年种植两季水稻,收种季节极端繁忙,栽秧按趟拿工分。为了多栽秧,多拿工分,妇女们都像疯了一样,抢趟子栽。家家户户的孩子就被赶到田里去帮妈妈栽秧,虽然栽得歪七倒八,但却可以多抢趟子,多栽秧,从而就能多拿工分。钱小能就是那时跟妈妈一起到田里学会栽秧的,在所有孩子中,他年龄最小,但却栽得最好,比有些姑娘媳妇都栽得好。
早上还是白花花的一片水田,现在只剩下一点没有栽完,看上去已经基本上是绿油油一片,明天用不了半天田里的活儿就差不多要全部结束了。柳叶和钱小能都松了一口气,正在他们准备收工回家的时候,能先生突然慌慌张张地跑来,一边跑,一边气喘吁吁地说:“柳叶,小能,天都要黑了,絮儿到现在都没有回家,你们快到学校去看一看吧……”
柳叶、钱小能一听说絮儿到现在还没回来,心中有点吓慌了,手脚都没顾得上洗,就急急忙忙向学校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