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杜甫的诗

(2022-07-22 15:18:06)
标签:

文化

分类: 我的博文

前些天我们聊到杜甫,说他是诗史,这话一点不假

读杜甫的诗,能读出历史并且推想出唐代社会现实的一些情况,非常真实,例子太多了,


就以一首并非书写历史事件的石壕吏来说,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开首第一句就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历史信息,唐代兵役制度不是征兵,点兵、也不是招兵。是抓兵,而且抓壮丁是很残酷的,三个儿子都服役二个战死了,家中再也没有什么人丁了,就一老头和一吃奶的孙子是男的,这样的家还有酷吏半夜来抓丁,


半夜来抓丁,简直比周扒皮还鬼道


突然袭击好抓呀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看来,唐时,邮递业还是可以的,至少前线还能传递家书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唐时的战乱,已经让老百姓穷得女人都穿不上了,那时妇女可能都穿裙子,还没裤子 。战死的军人家属,看来国家也没什么抚恤。民不聊生啊……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河阳之役,看来打的也很惨,三个儿子戍守邺城,就战死了二个。


前一句,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有的版本为"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


我想那些大呼小叫的吏本来是想女人也要抓去当劳力的,


老妇人最后估计就是被抓上前线给士兵做饭去了,所以杜甫才最后写道: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