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读书笔记:“学术失范”与“学术不端”

标签:
转载 |
1.使用转引不仅代表了你搜索能力极差,也反应了没有理解原本的全文就引用。
2.胡说八道一时爽,终究还是火葬场。
3.全是一篇文献直接让我们去看引用的那篇就好了。
一,引用分为直接、间接、转引
1,直接引用
笔记:全是一篇文献直接让我们去看引用的那篇就好了......
笔记:还是要归根溯源,找到原始出现的版本,有些东西还是要放在历史情境中看,原文的理解对于引用也很必要,至于修订版本,是对成型的文字进行修改,一般就是修改下序号啊注释啊,较少的也有对内容进行增删,有些俗称“为了适应时代需要”,修订版相对来讲更便于操作)
2,间接引用
笔记:间接引用还能比较好的融入你的理论体系中,毕竟总是***说过**说过,就像文献综述,没法脱离别人的理论,融会贯通到自己的体系中。
3,转引
不到万不得已,不采用转引。转引的前提是,作者经过努力后,仍然找不到原始文献。“经过努力”意味着:第一,该文献已经佚失,学术界很难找到该文献。第二,在本校图书馆、国家图书馆、超星数字图书馆及其“读秀”、“中国知网”(CNKI)、“维普”和“万方”、JSTOR、OALib、SJO、bookfi、ebooksread、“爱问”、“百度文库”、“道客巴巴”等资源库都找不到该文献。第三,多次向同行咨询、求助之后仍然无法获得该文献。
笔记:转引还是比较不专业的,尤其是一些关键论点的文献,使用转引不仅代表了你搜索能力极差,也反应了没有理解原本的全文就引用。这样造成的危害是,容易道听途说人云亦云鹦鹉学舌,别人说哪哪有个文献说过什么什么然后你就信了,这怎么行啊万一他蒙你呢。
广义上的学术失范包括学术不端。这里的学术失范是指违背了学术的规范而出现的不准确、不恰当的数据、引用或注释。其中,比较常见的学术失范显示为引用的不规范或注释的不规范。
笔记:数据不对有时候就是全盘皆输啊,文科里面也是如此,有些人看错了现象的原因,还会将其作为理论依托发表出来...所以刘老师告诉我们要注意规范,全面阐述了何为规范何为不规范。胡说八道一时爽,终究还是火葬场,要切记切记......
书籍来源:刘良华,教育研究方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第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