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读图时代 (柳若影)
(2009-02-28
10:07:16)[编辑][删除]
近年来,由于工作需要,断断续续的读了一些报刊杂志。一个明显的感觉,报纸愈来愈厚了,越来越象杂志;杂志越来越厚了,图,越来越多了,越办越象画报。图,甚嚣尘上,到处掠夺领地;文,渐渐的萎缩了,躲到了旮旯角里,可怜稀稀。
听说书籍的阅读量也大幅度下降,影视剧取代了小说,KLOK取代了抒情诗,网络游戏取代了童话故事,动漫和文字相结合的网络聊天取代了书信,这表明:“看”正在取代“阅读”;这也表明:“读图时代”来啦!
于是,有人惊呼:文学即将消亡了。
哈哈!这种惊呼吓出了我一身冷汗,我们这些有点文学爱好的人即将失业啦!
我赶紧学摄影,我赶紧学摄像,我赶紧加入到“做图”的行列。我得有一碗饭吃啊!
读着报纸,读着杂志,渐渐地,我又产生了一种感觉:图,想取代文,目下还是不可能的;将来能否取代,好像也不太可能。于是,我恐慌的心情又渐渐的平静下来。
一摞报纸,一沓杂志,几十张的图片,几百张的图片,翻过之后留不下多少信息。就象吃的东西,没有嚼头,缺乏味道。
阅读这类东西,轻松,不太费脑筋,消遣消遣,娱乐娱乐而已。它无法满足人类对世界的深刻认识,也无法精密准确的表情达意。
在人类未发明文字之前,人们用简单的图表意,但这种表意是很粗慥的。据说有一位女子与一位男子相爱,女子给男子画了一张“约会图”,可男子找不到约会地点,女子以为男的不愿意而投河。
18世纪,德国有位学者认为,绘画是空间的艺术;诗是时间的艺术。这是对图文最基本的区分。
是“图”好?还是“文”好?有人曾试图把《资本论》拍成电影,可至今也没看到。
事实表明,在人类迄今为止所拥有的符号体系里,语言无疑是其中最为精密的组成部分,它依然是人类进行思考和交流的最主要的中介,依然是人类文明史书写的主要符号。
图,可以表达直观的东西,人的精神,人的内心,这些无形的东西用什么去表达呢?
呵呵!既然图的作用也是有限的,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也是不会消亡的。
于是,我恐慌的心情又渐渐的平静下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