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柳若影
柳若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684
  • 关注人气:13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安钢琴文化博物馆的鼓呼者--------------------柳若影

(2024-03-22 13:41:50)
正文字体大小:  

西安钢琴文化博物馆的鼓呼者

 (2022-02-08 18:07:16)[编辑][删除]

西安钢琴文化博物馆的鼓呼者

* 来源 : * 作者 : 陕西省传播学会 * 发表时间 : 2015-06-29 * 浏览 : 4
——访宁生录

访者:本刊

被访者:宁生录,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审读员,陕西大学生在线文化顾问,西安钢琴文化博物馆馆长,钢琴收藏家。

地点:西安市繁华的小寨,西安音乐学院对面的百纳琴行,有几十架古今中外各式钢琴的琴行大厅。

 

本刊:我们学会创办了一本杂志叫《传播》,早就听说您的琴行经营有方,今天专程来采访。

宁:欢迎,我们是同行,我办了30多年的报纸,原来在西北工业大学学的飞机发动机,从航空企业内退后在省新闻出版局作审读员,在陕西大学生在线作文化顾问,后到西安百纳琴行。西安百纳琴行是由几个大学生自主创业开办的,主要经营国外进口的原装二手琴。

本刊:你是怎么想起办“西安钢琴文化博物馆”的?

宁:到西安百纳琴行,成天与钢琴打交道,我发现有些钢琴的琴龄超过一百年,很有收藏价值,就把它们留下来。于是,我就开始留意钢琴方面的资料。有天晚上浏览网页,看到了深圳建立钢琴博物馆的消息,消息报道深圳要建成“钢琴城”。我想,西安是文化名城,不仅要在传统文化方面有作为,而且在现代文化方面也要有作为。想到这里,浑身一种激动,当下,就给全国音协主席赵季平写了信,发往他的邮箱。过了几天,我担心赵先生忙,没时间看邮箱,我又把信打印了一封,专程送过去。后来,我又给陕西省政协主席马中平和省委宣传部长胡悦写了信,专门谈了西安钢琴文化博物馆的事。

本刊:近几年,国家非常重视文化产业,最近,又专题研究部署文化体制改革,你能谈谈这方面的体会吗?

宁:体会还是有一些。开始看了有关发展文化产业的文件很激动,心想,只要挂上这个名,就会得到支持,就会拿到一些资金,实际不然。为西安钢琴文化博物馆的事,我找了那么多领导,都是原则上支持,但拿不到一分钱。还得靠自己。我认为国家主要是给政策,要把足立在这个基点上。否则,你就会失望。

我给赵季平的信——

尊敬的赵院长:

您好。我今天晚上浏览网页,无意中看到了厦门鼓浪屿钢琴博物馆的介绍,引发了我对钢琴博物馆的兴趣。于是,我在网上查看了一下,全国除深圳、平谷以外,其它省市还没有钢琴博物馆,尤其是我们西安这样的文化名城也没有。

于是,我想,能不能在西安也建一个钢琴文化博物馆呢?

您现在是西安音乐学院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能不能支持一下我这个想法呢?

                                                            

我给胡悦部长的信——

胡悦部长:

近忙。我是2007年到西安来的。现在陕西省新闻出版局、陕西大学生在线兼职,去年以来,在“西安百纳琴行”兼职。通过一年多来的实践探索,“百纳琴行”已经发挥了文化馆的作用,实际上成了群众钢琴文化学习娱乐的场所。

一年多来,在“百纳琴行”学琴练琴的有千人次以上,小的4岁,老的70多岁。长安区委党校有个教授退休后在这儿学习了3个月,收获不小。还有交大、西工大、西安文理、西安培华许多学生节假日来学琴练琴。弹琴已经成为群众文化精神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这些练琴者中,退休人员不少,有一些提前“内退”,也无其它爱好,练练琴,也是一种很好的消遣。来“百纳琴行”学琴练琴的退休人员的事迹令我感动,今年4月份,我根据这些素材写过一个电视剧本《晚霞如花》。几家影视公司正商议拍摄。

在“百纳琴行”做“二手琴”的过程中,存留了一部分琴龄超过一百年的钢琴,及国产的“东方红”等钢琴,这些钢琴具有较高的文化研究价值。在这个基础上,再搜集历史文献与资料。

根据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我的想法是,以“百纳琴行”为依托,建立“西安钢琴文化博物馆”,同时,要转变思路,突出博物馆的文化内涵,与现代高科技结合,集约化而不是粗放化,探索以“商”养“文”,以“文”带“商”,文商结合,协调发展的路子。

望能得到您的支持与指示。

这些都是一年前写的,我原封不动的把它搬出来,主要是客观的说明这个过程。我给赵季平的信主要是想从大的方面得到他的支持,我给胡悦的信就比较具体,有可操作的内容,其中提到了以“商”养“文”,以“文”带“商”,文商结合,协调发展的路子。文商能不能结合?怎么结合?这是民办博物馆能不能生存发展的一个关键。把文化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文化发展实践上的一个重大创新。

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决定了文化体制改革的生死成败。它首次以文化的双重属性,确定了发展的双重任务,厘定了“公益性”与“经营性”的楚河汉界,确立了“事业”与“产业”的比翼齐飞,推动了“政府”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但对一个民营的博物馆来说,如何结合?这个问题,有许多理论家在研究,在实际探索中会找出这个路子来。我想,在这个问题上我比那些纯粹搞理论研究的人多一点发言权。

本刊:听说著名作曲家甘霖到过你的琴行?

宁:是。甘霖来很偶然。有天晚上,快下班了,来了三个人,说是要租一架钢琴,只租一个月。我说一个月不租。那几个人走了。不一会儿,他们又来了。其中一个年轻的指着另一个留着小胡子的人说,他就是大作曲家甘霖,是给世园会主题歌“送你一个长安” 作曲的,他与薛宝勤是好朋友。说到这些,我说,那就破例租给吧!我请甘霖在我那架“意大利皇后御用琴”上弹奏了一曲。我做了视频,发在网上,有个网友看了,认为这琴行是某个退了休的中央领导办的,要不,甘霖怎么会跑到这儿来?

本刊:你上面说的“意大利皇后御用琴”是怎么回事?

宁:这是一架外表很破旧的三角琴。开始弄来后放在一个角落里,上面有两行外文,有点象俄文又不象俄文,谁也没认真看过。有一天,来了一个人,他说想买这个琴,说是照像的时候或者拍什么电视剧的时候可以作道具。我已答应卖给他。正在我们磋商价钱时来了一位德国籍华人,她是长安大学人,原来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后与在西安交通大学读书的德国人结婚,现定居德国。她一个十岁的女儿非常喜欢弹钢琴。她们到琴行是来弹钢琴的。我让她们看看这两行字,她们一眼就看出是德文,她们告诉我,这是一个叫“赫鲁利茨”的人给意大利皇后M.M造的钢琴,时间大概在200年左右,并嘱咐我,千万不能卖。听了她的话,我背上渗了一层冷汗,我反问自己,为什么天天看着那几个字就不去查一下呢?为什么熟视无睹?我们虽然不去刻意收藏什么宝贝,但也不能到我们手上的宝贝又当废品溜掉啊!于是,我查阅了有关资料,目前,已基本弄清了这架琴是属德国“福斯特”公司的。我给德国大使馆和意大利文化馆分别发去了资料,我希望以这个为纽带,加强钢琴文化的交流。我认为,文化是需要交流的,交流才有生命力。

本刊:眼见为实,看着你这么多“宝贝”,看着这么多有特色的钢琴,我们真高兴,能否谈谈今后的想法?

宁:谈想法前先回顾一下。在西安图书博览会上,碰到了许多文化界的老朋友,一些人问起了“西安钢琴文化博物馆”的事,我感到,我的这个提法有阐释的必要,以便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认识。

我觉得,“西安钢琴文化博物馆”是个新概念。我在网上查了,还没有人提出这个概念。在我国,厦门、深圳有“钢琴博物馆”,但没有“钢琴文化博物馆”这个概念。

我提出“西安钢琴文化博物馆”这个概念是从实践中来的。

西安百纳琴行开始经营“二手钢琴”,在经营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钢琴的琴龄超过百年,还有我国早期的“东方红”,非常有文化学习研究价值。于是,我们就把这一部分钢琴存留下来。我把钢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卖的,一部分是不卖的,只供参观欣赏。

西安百纳琴行在经营过程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钢琴文化娱乐活动,为市民提供了活动场所。于是,启发了我们试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想法,即从经营的角度叫“百纳琴行”,从文化的角度叫“西安钢琴文化博物馆”。这就是说,一块牌子是实的,一块牌子是虚的。虚实结合,文商结合,以商养文、以文带商、开拓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子。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好的,有利于增强自身造血机能。

本刊:目前,我们国家已把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来抓,你的实践具有启示意义,能否具体的谈一下?

宁:可以。我写了“西安钢琴文化博物馆日志”,以备忘。这里可略述一二。

2010830日,我给全国音协主席赵季平写信,首次提出建立“西安钢琴文化博物馆”。

201091日,《陕西文化产业》专题部主任金苗先生来电话,询问我的想法,并说过几天要做一次专题采访。

201092日,我到陕西新闻出版局,我对几位在陕西文化界很有影响的人说起此事,他们都很赞成,并表示了极大的热情。

 201093日,西安交通大学一名退休的老教授、古乐器收藏家吴先生来百纳琴行看古钢琴。

 201098日,《陕西文化产业》杂志希望我介绍一下钢琴情况。我正在准备。

2010925日,我在网上看到了“中国非公经济论坛”926日将在西安举行,我在这篇文下发了贴子。到时去听听他们的高论,也许会有些启发。

2010928日,我给曲江招商局局长常以卓发了信,希望具体谈一次。

2010929日,曲江招商局领导关注了此事,并给我发来了有关文件。

2010929日,我给省委宣传部长胡悦发了信,同时也发给了省文化厅,希望他们关心一下。

最近,在网上看到了国家文物局等7部委《关于促进民营博物馆发展的意见》,也增长了我的信心。同时,也看到了有关民营博物馆缺少资金难以维持的报道。当然,任何事,都不是很容易就能办成的。

2010108日,早上,去雁塔区委,见到了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文东,他听了我的想法,很赞成。他说,“西安钢琴文化博物馆”,这个名字好。他认为,曲江的文化布局要均衡,不要什么东西都弄到曲江去。并责成季副部长具体协调此事。

20101015日,最近几天,对“西安钢琴文化博物馆”又进行了构思,我想,还是要转变思路,要集约化而不要粗放化,要突出文化内涵,不仅仅给人们一堆“物”,要赋予它灵魂。我给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文东发去了函件,想来他应该看到了。

20101020,在陕西大学生在线散文评审会后,我对省作协副主席朱鸿说起此事,他极为赞成。

20101021日,我把给赵季平的信交给了院办主任于永波。同时,与宣传部长史晓媚谈到此事。

20101022日,今天,本想给胡悦面呈我的信,没想到吃了闭门羹,还是用信寄了过去。

20101023日,昨晚读了几篇文章,对我很有启发,现在,我们有的文化产业,走入了一种“大项目、大投入、大规模”的误区,表面上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实则缺乏内涵,缺乏一种内在的生命力。西安钢琴文化博物馆的发展,应该走民办公助,循序渐进,不作面子工程,不作表面文章,注重文化,注重内涵,由小到大,滚动发展的路子。要有长期努力逐渐成长的思想准备,不能“贪大求洋”,不能“大跃进”,不能“一夜之间进入共产主义”。

20101024日,读了一些关于文化产业的文章,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有了了解,如何建立西安钢琴文化博物馆,思路逐渐清晰起来。

20101026日,我给赵季平发去了“建立西安钢琴文化博物馆意向书”,并委托宣传部长史晓媚转交——

史部长:

您好,请转赵季平院长。

西安百纳琴行运行一年多来,文化效果非常突出,在这儿学琴练琴的达几千人次以上。小的45岁,年长的近70岁。特别是一些退休人员,事迹很感人,我据此写过电视剧《晚霞如花》,有影视公司正在拍摄中。

西安百纳琴行原来主要是经营“二手钢琴”的。在经营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琴龄超过百年的钢琴,有美、英、德、苏、日等国外的,还有我国最早的“东方红”、“聂耳”、“海河”等,这些钢琴很有历史文化价值,这也引发了我对研究钢琴文化的兴趣。

世界钢琴300年,新中国钢琴50年,时间虽短,但也要研究这段历史。可惜这一块是个空白。钢琴虽然是西洋乐器,但它是怎么中国化的?中国人是如何结合自己的民族特点来认识和利用这一乐器?这些,只有一些零星的资料,还没有人系统的整理研究。

考虑到这些问题,考虑到我国我市目前发展文化产业的大背景,我觉得,西安百纳琴行应该转化为西安钢琴文化博物馆,由“商”提升到“文”,探索博物馆如何走产业化的路子,如何商文互动、商文结合的路子。

从世界博物馆发展的总体走势看,博物馆正在从传统的以“物”为中心走向以“人”为中心,以人的文化需求为中心。基于这种发展总趋势,西安钢琴文化博物馆的建设也要突出文化活动这个中心。基于这样一种基本思路,我们:

拟请全国音协主席、陕西省文联主席、西安音乐学院院长赵季平作顾问,与西安音乐学院合作,把钢琴文化的研究、传播、整理、编辑及学校的钢琴文化活动这一块做起来;

拟请雁塔区委宣传部长杨文东为顾问,与雁塔区合作,把社区文化这一块做起来;

拟请省文物局局长赵荣为顾问,加强民办博物馆自身的研究,把陕西民办博物馆如何走向产业化的研究做起来。

20101111日,我与西安音乐学院宣传部长史晓媚又谈了一次西安钢琴文化博物馆的事,我们的想法很合拍。一些具体的事宜托她去办了。 

2010123日,我在《陕西文化产业》编辑部,谈起西安钢琴文化博物馆的事,他们都很赞同。

2010124日,百纳琴行借《陕西文化产业》这个平台,参加了西安图书博览会。

之所以罗列这些,是因为它客观的记载了我为钢琴文化博物馆奔走的事实。也可以看出,我在给赵先生写第一封信时只是一个很蒙胧的想法,到写“意向书”时已有了基本轮廓。就是这样一个思考和实践的过程。回忆起这个艰难的过程还是很激动的。从今年初,我把主要精力放到内部建设上,一方面研读世界钢琴史,一方面收集一些有特点的钢琴。并从材料工艺方面作研究。我想,先把我能做的事做起来,别人能办的事等人家想起了再说。

本刊:你为这事费了不少心血,感谢你。钢琴是西洋乐器,西安的古文化比较发达,我们对这种乐器知之不多,你能简略介绍一下?

宁:可以。我们过去对西安的定位是“历史文化名城”或“世界著名古都”,我们现在对西安的定位是“国际现代化大都市”,我们要突出“现代化”,建立西安钢琴文化博物馆与这个定位是相适应的。钢琴是西洋乐器,钢琴发源于意大利,发达壮大于德国,后来到日本韩国中国等国。它号称“乐器之王”。 世界钢琴300年,新中国钢琴50年,时间虽短,但也要研究这段历史。可惜这一块是个空白。钢琴虽然是西洋乐器,但它是人类音乐文化史的一个组成部分,钢琴是工业艺术品,与各个国家的工业技术水平相关,同时,也与人的音乐审美水平相关。要研究钢琴制造史,要研究西洋的音乐文化,它是怎么中国化的?中国人是如何结合自己的民族特点来认识和利用这一乐器?这些,都应在人类音乐文化史的高度去研究,这是世界音乐文化的整合。但我国钢琴文化方面的资料只有一些零星的,还没有人系统的整理研究。在经营实践中,我感到我们许多人并不是很了解钢琴,对钢琴的功能、作用、特别是孩子学钢琴的意义与方法,知之甚少,许多人不会选钢琴,不知自己购买什么样的钢琴更好。这些,在他们与我打交道的过程中给予指导。我有一架完全打开的钢琴,可以清楚的看到它的构造,许多孩子玩得很有兴趣。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过去对博物馆的理解有点狭隘,对“物” 的理解有点狭隘,实际上,“物”,不仅是古代的,也应包括现当代的。“物”是文化的记载符号。当然“古董”是重要的,它的意义另当别论,关键是挖掘“古董”后面的文化。这些,都需要我们自身观念的转变。不能停留在过去对博物馆的理解上,需要把“公益”和“盈利”很好地结合起来。

从世界博物馆发展的总体走势看,博物馆正在从传统的以“物”为中心走向以“人”为中心,以人的文化需求为中心。基于这种发展总趋势,西安钢琴文化博物馆的建设也要突出文化活动这个中心。过去,我们的博物馆突出了“物”,总以为“物”越多越好;现代博物馆要突出“人”,以人的文化活动为中心。

现代博物馆,要讲求实用,从“请勿动手”到“请你动手”。观看欣赏买卖弹奏娱乐一体化。

现代博物馆,要用高科技来武装,要“集约化”,发展内涵,不搞粗放经营。

现代博物馆,要以文化的研究整理教育传播为中心,当然,它也不能停留在传统的观念上,必须变“事业”为“产业”,紧密的与经营结合,这样才有生命力。

人的认识总是在实践中产生发展的,“西安钢琴文化博物馆”绝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在百纳琴行的经营实践中产生的,我们相信,随着实践的发展,人的认识也会发展,“西安钢琴文化博物馆”也会由实践填充新的内容。

“西安钢琴文化博物馆”作为民办的,在实践和理论上都是成立的,民办博物馆到底有多大规模才算博物馆,这个我想谁也拿不出一个统一的标准。我想,我们还是应该尊重实践,只要实践证明是好的,有益的,我们大胆的去做就行,至于以后会是什么样子,采取什么形式,我想,这也只能看实践了。

最近,我想,“西安钢琴文化博物馆”应是专题突出,特色鲜明,精而不杂,文化领先。

本刊:正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一次以文化改革发展为主题,制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纲领。你的实践,对我们进一步贯彻文化强国的行动纲领搞好文化产业有启示意义。谢谢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