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性学术著作”的概念(学术著作的文学化)-------------------柳若影
(2023-08-19 16:56:11)
“文学性学术著作”的概念(学术著作的文学化)------------------------柳若影
(2022-10-12
12:24:02)[编辑][删除]
东西方文学有何异同?中国文学拥有悠久的历史,但丰富的语言表达主要体现在诗歌和散文里,叙事文学的语言相对比较薄弱。这些差异出现的背后,有什么原因?
作家阿来说:东西方文学最大相同之处就是表现人。文学的核心是人,人的意志,人的情感,过去古典文学就讲得很清楚,诗言志,诗言情。诗是和情感发生关系,因为情感的动荡而产生,而不仅是主观的一个观点。哲学家有观点、历史学家有观点,但他们更多是基于理性的表达,但文学是从抒情开始,从情感的动荡开始的。
西方的叙事文学比较发达,但相对而言,他们的诗歌就不如中国。而中国语言表达的丰富主要在诗歌和散文里有所体现,所以不少中国小说家读外国文学比较多。
我们身处全球化的时代,如果经济全球化是后来才开始的,那么文化的全球化其实从五四运动就已开始。他们有什么长处我们就学他们,所以读外国小说多一点。同样,近代以来,也有很多外国诗人向中国学习诗歌,尤其是唐以来的诗歌。因为文化正是这样一个互相借鉴、交流,然后丰富的过程。
文学是从抒情开始,从情感的动荡开始的。
哲学家有观点、历史学家有观点,但他们更多是基于理性的表达,要论证,这就是我在写《中国钢琴史》所提出的“文学性学术著作”的概念。在那部作品中说:学术观点被文学形象包裹起来就形成学术文学作品,我想,这是可以讨论的。
西方有学者把学术著作文学化也有成功的范例。
论文不同于学术著作,论文合集也不等于学术著作,其区别在于有机性和整体性。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