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南行(2)(柳若影)

(2023-05-06 11:37:15)

海南行       (2)              (柳若影)l

 (2008-10-16 22:45:09)

   在湛江公共汽车站买了一张去海南岛的票,下午时分,到了岸口。简单地吃了些饭,我们上了大渡轮。汽车装进大渡轮的仓底,大轮渡有三层,第一层是大厅,有几百把座椅,有大投影的电视。二、三层是旅客的住处。渡轮开动时天已黑了。

    海水茫茫,黑夜茫茫。大渡轮象一片小小的树叶,在茫茫的海面上漂浮着。不时有海浪打过来,大渡轮颠簸着,象悬挂着的婴儿的摇篮,此时,我真正感到了地球的渺小,感到大渡轮的渺小,海浪象一头猛兽,随时都可吞没大渡轮。我内心产生了强烈的恐惧感,我赶紧回到大厅里,这时,电视里正在放武打片,勇士们的呼喊声使我的恐惧感有了缓解。

    看了一阵电视,我又出来站在渡轮的边上。我双手紧紧地抓着扶栏。天很黑,风很紧,我站了多时,我在下意识的感受着。后来,我困了,我睡了。

    经过一夜的行程,于次日早我在海面上看到了远方一个象山峰一样的东西,似乎还有隐隐约约的灯光,我想,这应该是海南岛。随着大渡轮的前行,这个“山峰”越来越大,越来越高。我的心中欣喜起来,犹如一个漂泊流浪的人找到家一样。上岸时,我们跳跃起来,仿着苏联“十月革命”涌进“冬宫”的人们,口中喊着:“乌拉!乌拉!”

    我终于登上海南岛了!

    几天紧张的会议结束,我们就开始感受岛上的风光。

    来之前,就有朋友告诉我,从平面上看,海南岛就像一只雪梨,横卧在碧波万顷的南海之上。海南岛,是一个“四时常花,长夏无冬”的地方。是不是象雪梨,在岛上是看不到的,我想只有乘飞机在空中能看到。但“长夏无冬”是明显的。我来时穿的衣服脱了一层又一层,许多女孩仍然穿着短裙,男人们也是短袖短裤。

    我们来到海南岛的北岸,沿着铺前港到东寨港的海滩上,这儿生长着一片茫茫无边际的红树林。来之前,有朋友说起红树林,我以为树木全是红色的。其实,红树林并非是一种红色的树木,它是四季常青,终年碧绿的。这里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可以看见红树的支柱根十分粗大,纵横拱形交叉在一起,直插在泥土里。

   听专家说,这些支根不仅能支撑树冠,而且本身亦有吸收氧气。支柱根的表皮有皮孔。里面有相互通联的孔隙。红树的地下根通过气生根得到正常的气体交换,而不致于在淤泥中窒息死亡。因此,红树林特别适宜于海湾泥滩上生长,它以特殊的适应性和极强的生命力,扎根在海滩之上,像一道紧密坚固的海上绿色城墙,保护着海岸免遭冲侵蚀。它像一道绿色长城一般,出没在海水之中:当潮水上涨时,海滩被海水淹没,树干浸泡在水中,只有茂密的树冠飘浮在海面上;退潮后,泥泞的树干露出海面,盘根错节,好像一片原始森林,因而有“海上森林”或“海底森林”的美誉。这就是著名的海南岛东寨红树林。望着茫茫的红树林,我心中感到一种震撼。

   之后,我们又来到东郊椰树林。在海南岛的所有地方,随处可见椰子树,因而海南岛又称“椰岛”。这里的椰林无边无际,郁郁苍苍,十分壮观。它是海南岛椰林中的佼佼者。游览东郊椰林,可尽情地领略热带椰林海滩之迷人风光。

   一位村民递过来一个圆圆的椰子,他用刀在椰子一头劈出一个口子,然后插上塑料吸管,说:请!” 我吸着椰汁,感觉清清凉凉,象奶,又有酒香,味道妙不可言。据说当年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被谪迁海南岛时亦十分喜欢椰子树,还格外喜爱饮椰子汁,曾在诗中对之大加赞赏:“美酒生林不待仪”,意思是说,椰林中有的是天然的美酒,不必依赖夏禹时代的酿酒专家仪秋来酿造美酒了。

   之后,我们又来到了东方夏威夷——亚龙湾。亚龙湾位于三亚市东边约30公里处,这里背依山峦,面临大海,海碧天澄,沙鸥翔集。洁白细软的沙滩,滩面平坦,海湾外侧有五个小崖的蔽护,海湾内风平浪静,十分适宜于海水泳浴。这里长年无冬,因此,一年四季,牙龙湾都适宜于游泳。即使在降冬季节,祖国北方尚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之际,而牙龙湾海滩则可以赤露着身体,尽情享受着沙滩、海水与阳光,品尝椰子、西瓜和雪糕。

  这里,还是个海底花园,由于这里水温温暖,海水澄洁,透明度大,盐度适中,只要潜入几米水深处,就可看到绚丽多彩的海底珊瑚景观。活着的珊瑚点,宛若盛开的花朵,水流过处,随水起舞,姿态分外优美。珊瑚各种各样,有白玉般的菊花珊瑚,有粉红色的莲花珊瑚,有浅黄色的蘑菇珊瑚,有深红色的牡丹珊瑚,真是五光十色,蔚为奇观。

  我们还看了一处最负盛名的旅游胜地——天涯海角。

  天涯海角,原名下马岭,南向三亚湾,海滩之上,奇石累累,或成群簇立,或孤石突兀,散布在数千米之长的海滩上。其中有一浑圆巨石上,刻着“天涯”两字,在其旁一块卧石之上,又镌有“海角”两字,构成天涯海角旅游区的主体。二石之左,拔地而起一石柱,大有擎天之势,上刻“南天一柱”四个大字。适逢潮水涨来,海浪拍击礁石,溅起层层雪浪,发出轰轰响声,游人亲临此境,确有到了天之涯、海之角的真切感受。

  我们脱掉鞋子,在绵绵的细沙中奔跑,我们大声的吼着“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的歌,我们突然间都变成了孩子,回到一个天真童稚的童话世界。

   当然,最浪漫的还是我们稀里糊涂的当了一回“新郎”。

  我们到了黎族村寨旅游,在这个村寨的大门口,有一个用木头搭建起来的二层阁楼,从二层的门口铺下来一条长的红地毯,在地毯两旁站了两排美丽漂亮的黎族姑娘,这些妙龄美女身着金黄色服饰列队迎接,我一下子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一个姑娘笑盈盈地走过来,挽住我的胳膊,把我们领到了阁楼上。一个年纪大一点的女人拿着话筒,大声说到:“尊贵的客人,你们今天都很荣幸,被我们的黎族姑娘选成‘新郎‘啦”

   话音未落,她们迅速取来镶着金边的红帽子和大红婚服,强拉硬扯地为你穿上,我们被逐一按坐在小木凳上,前面是一个环行的长条桌,后边一排是为女游客准备的,然后递上一杯“订婚茶”,然后开始“对山歌” 共饮“交杯酒”,之后由男士们抱起新娘采槟榔,,然后是“夫妻对拜”,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和这些陌生女孩“完婚”了。

    滑稽的是夫人们或女朋友们就坐在你的后边还乐着呢。我们有几个女士“咔嚓咔嚓”拍了好多照片,说:“你们谁要是不老实,我就把照片交给你的夫人!”

    从黎族村落出来,就是苗寨。苗寨的民族风情更有其独特的文化积淀,尤其是苗族姑娘的“走婚”风俗最有吸引力。导游告诉我,苗族少女15岁后就单独居住在一个阁楼里,她们在属于自己个人所有的花房里编织少女的梦,实现她的情真意挚的爱。她们没有古圣先贤留下的清规戒律,没有孤寂、失落的烦恼、忧伤。她们不奢求不属于自己的一切;她们按照自己的质朴本性,遵循自己心儿的指引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无忧无虑地生活恋爱。

   望着密密的椰林,我似乎看到了人类早期的生活,我在绞尽脑汁去想象那样一种生存状态。!”

    从黎族村落出来,就是苗寨。苗寨的民族风情更有其独特的文化积淀,尤其是苗族姑娘的“走婚”风俗最有吸引力。导游告诉我,苗族少女15岁后就单独居住在一个阁楼里,她们在属于自己个人所有的花房里编织少女的梦,实现她的情真意挚的爱。她们没有古圣先贤留下的清规戒律,没有孤寂、失落的烦恼、忧伤。她们不奢求不属于自己的一切;她们按照自己的质朴本性,遵循自己心儿的指引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无忧无虑地生活恋爱。

   望着密密的椰林,我似乎看到了人类早期的生活,我在绞尽脑汁去想象那样一种生存状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